關鍵詞:妊娠期;補鈣;血鈣濃度
【中圖分類號】
R749.05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6-0175-01
鈣是人類重要的營養素,在組成人體元素中居第五位。妊娠期尤其以妊娠晚期由于胎兒的急速發育,從母體內吸收大量的鈣以幫助骨骼的生長,使得骨骼對鈣的需要量增加,且孕期由于血容量的變化,使血鈣濃度相對降低,加之腎小球濾過率增加,使得尿鈣排泄增多,因此孕婦體內至孕晚期常處于低鈣狀態。國家衛生部推薦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每日鈣的攝入量為1200-1600mg/a,為最高所需補鈣量人群。
我院自2010年3月-2013年3月,對凡在本院進行定期產前檢查滿8次的936名孕婦,自孕20-26周起進行孕期常規補鈣,并結合實驗室血鈣濃度測定,發現孕期補鈣對孕婦缺鈣的臨床癥狀改善和血鈣濃度升高,效果明顯。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觀察對象: 936例均為在本院進行產前檢查的孕婦,其中初產孕婦628人,經產婦308人,年齡19-33歲,平均23.9歲,單胎、無其他并發癥,近期未曾服用鈣劑及激素類藥物,正常飲食,無明顯偏食,開始觀察時孕周平均在20~26周。
1.2 方法: 根據孕期需要量的不同設計不同的補鈣劑量。孕中期每日口服由美國礦維公司出品的樂力復方氨基酸螯合鈣膠囊1g,連續服至孕晚期,即32周后改為每日2g,繼續服用直至分娩。
1.3 觀察指標
1.3.1 一般產科情況以及胎兒發育情況: 服藥前后每2-4周定期測量孕婦血壓、體重、宮高以及腹圍增長情況,同時進行彩超檢查,以進一步核實孕周,并且采用多通道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儀檢查孕婦血鈣濃度,于服藥后4周復查血鈣濃度,血鈣濃度正常值為1.15mmol/L-2.1mmol/L。
1.3.2 臨床缺鈣癥狀發生情況: 記錄治療前后出現腰腿痛、腳趾痛、腓腸肌痙攣、關節痛、水腫等癥狀,用有和無表示是否缺鈣。
1.3.3 孕期用藥順應性和藥物副反應: 每次隨診詢問孕婦服藥情況及有無不良反應。
2 結果
2.1 癥狀: 用藥前有明顯缺鈣癥狀者282例,占30.3%,其中腓腸肌痙攣加腰腿、腳趾痛246例,占26.3%;腓腸肌痙攣加恥骨聯合痛54例,占5.8%;有前述兩癥狀并伴有行走困難者6例,占0.7%。用藥后有88例癥狀完全消失,占31.2%,癥狀明顯緩解的有194例,占68.8%。
2.2 血鈣鑒定: 用藥前血鈣濃度平均值為1.28mmol/L,其中血鈣濃度低于1.15mmol/L,388例,占41.2%。用藥4周后復查血鈣濃度平均為1.78mmol/L,較用藥前增加44%,血鈣濃度仍低于1.15 mmol/L,6例占0.6%,追問其原因是未能堅持每日按醫囑服藥。
2.3 藥物順應與副反應: 樂力復方氨基酸螯合鈣在服用過程中無副反應出現,服用孕婦較為滿意。
3 討論
樂力復方氨基酸螯合鈣是人體所必須的鈣及多種微量元素通過配位鍵與與氨基酸螯合物,并以輔以維生素D3和維生素c制成復方制劑,含鈣量高。鈣及多種微量元素與氨基酸形成螯合物避免了金屬離子與酸根或氫氧根離子結合形成沉淀[1]。因此,它在酸性(如胃液)及堿性(如腸液)環境中溶解性好,并保持穩定,不會引起沉淀,也不會引起便秘等不良反應,其所含的鈣元素及微量元素能夠在小腸絨毛上使細胞在主動輸送氨基酸的同時被吸收入血,故具有很高的吸收率,由于氨基酸螫合鈣在血漿中持續解離,在體內形成長時間的釋鈣周期,故能提高組織對鈣的吸收和利用,而維生素C及微量元素能促進骨基質形成,增強成骨功能。
鈣有第二信使之稱,對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具有重要作用,當孕婦體內鈣攝入不足時,首先要滿足胎兒的需要,不惜動員孕婦骨鈣儲存而致骨鈣耗竭[2]。使得孕婦在妊娠期出現肌肉痙攣、腰腿酸痛、關節痛、水腫等一系列缺鈣及骨質疏松的臨床表現。因此孕婦在孕期檢查時,醫生除了要求孕婦在保持飲食中鈣攝取充足的前提下,還在自孕20~26周起的孕婦中,按孕期需要量進行每日補充樂力復方氨基酸螯合鈣膠囊,從而使得懷孕期缺鈣的臨床癥狀改善效果明顯,提高血鈣濃度,減少缺鈣癥狀的發生。
通過三年的臨床實踐,筆者認為樂力復方氨基酸螯合鈣膠囊,用于妊娠期補鈣,不僅能減少妊娠期缺鈣癥狀的發生,而且口服方便易行,吸收生物利用率高,無副反應,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少妮,劉桂香,黃永輝.妊娠期補鈣預防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09,4(33):30-31.
[2] 劉曉梅.妊娠期補鈣預防妊娠高血壓綜合征160例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09,4(15):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