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討老年癡呆癥的護理方法,進一步完善社會福利院的各種護理。方法:收集我市福利院2008年3月~2013年10月患老年癥的34位老人的護理資料,總結給予全方位的護理的經驗。結果:31例老年癡呆癥患者情緒穩定,能適應新的環境,語言表達能力增強,2例不能站立,語言功能喪失,1例終日臥床,大小便失禁。結論:科學的、合理的和充滿人性化的護理干預,可以在維持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福利院;老年癡呆;護理
【中圖分類號】
R749.05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6-0176-01
因社會的老齡化,老年癡呆癥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在東北,老年癡呆癥患病率為2.25~2.30%。
老年癡呆癥病因迄今未明,老年癡呆在我國的發病率呈逐年增長的趨勢,現已成為導致老年人死亡的重要老年病,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1]。現將我們福利院2008年3月~2013年10月患老年癥的34位老人給予全方位的護理的經驗回顧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34例,為福利院2008年3月~2013年10月患老年癥的老人,男30例,女4例。年齡69~91歲,平均年齡80.2歲。
1.2 類型: 先天愚型(DS)10例,血管性癡呆16例,腦外傷后遺癥6例,抑郁癥病史2例。
1.3 發病時間與癥狀:發病1~3年,記憶減退,判斷能力下降,不能分析、思考、判斷事件,難以處理復雜的問題,不能獨立進行經濟事務,社交困難,情感淡漠,偶爾激惹,言語詞匯少,地理位置定向困難者19例;發病2~20年,遠近記憶嚴重受損,時間、地點定向障礙,處理問題、辨別事物方面有嚴重損害,在穿衣、個人衛生方面需要幫助,失語、失用和失認,急躁不安,經常不停的走動且尿失禁者9例;發病20年以上,完全依賴照護者,記憶力嚴重喪失,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表情緘默,肢體僵直,保健醫查體時可見錐體束征陽性,有吸吮、強握和摸索等原始反射者6例。
1.4 護理
1.4.1 尊重寬容患者,杜絕除暴管理: 尊重老年癡呆病人,對自私、猜疑、幻覺、妄想的一些精神癥狀和性格變化,護士要理解和寬容。用誠懇的態度對待病人,盡量滿足其合理要求,不能滿足的應耐心解說。病人的嘮叨不橫指責,避免損害病人自尊心的語言和行為,摔打東西而又固執的病人,不可對其進行人格侮辱。
1.4.2 掌握患者心態,積極有效溝通:掌握病人的心理狀態,取得患者信任,語言溫和、態度和藹的與病人進行語言溝通。讓患者能看到說話者的表情,減輕心理負擔,使他們保持喜悅和樂觀的心情,使其消除不必要的思想顧慮,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認知能力,有效地調節精神及心理狀態。
1.4.3 仔細觀察行為,防止病情進展: 對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行動緩慢等癥狀者,細心觀察有無孤僻、冷淡、自私、情緒不穩、睡眠障礙等。發現這些早期精神異常現象,及時與保健醫聯系進行醫治,以避免病情進一步發展
1.4.4 掌握護理技巧,做好生活護理:掌握基礎護理技能,為患者做好生活護理。幫助病人進行衣著料理,為病人梳洗,協助其大小便,勤洗勤更換床單、被褥。長年臥床者保持床鋪干燥、清潔,室內的溫度、濕度要適宜,保持空氣新鮮無異味。按時為患者翻身、按摩受壓皮膚或僵硬的關節,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提高機體抗病能力,防止肌肉萎縮、褥瘡等并發癥的發生。
1.4.5 合理安排飲食,增強患者營養:合理安排、配制飲食,促使病人營養全面吸收。記憶障礙的患者,對記不清吃沒吃飯的病人,要派專人負責并記錄,以免多吃造成胃腸功能紊亂,不吃造成營養不良。護士照顧病人時要有耐心和細心,交接班時認真詳細交代清楚。在配制飲食時與營養師取得聯系,以清淡易消化、高營養、高維生素飲食為主,適當補充鈣劑及粗纖維食物,以促進胃腸蠕動預防便秘。
1.4.6 做好安全護理,防止意外發生: 對智力、認知等功能障礙的老年癡呆患者要做好安全護理。保管好福利院日常生活中的危險品、有毒物。各房間的電源、剪、刀等危險品保管好,防止病人自傷或者傷害他人[2]。禁止患者獨處,外出的患者要有護士陪伴,以防發生意外。
1.4.7 加強藥品管理,做好服藥護理: 病人服藥前要檢查所服藥物、劑量是否與醫囑相符[3]。對有抑郁癥和自殺傾向的癡呆病人,要監督其將藥服下,并讓其張開嘴檢查是否已經將藥物咽下,防止病人趁人不備時將藥物吐掉或者取出。吞咽困難不宜吞服藥片的癡呆病人,要將藥片研碎后溶于水中服用。不能吞咽或昏迷的患者,應由胃管注入藥物。
1.4.8 加強言語溝通:對有語言功能障的癡呆病人,利用治療、護理機會主動與其交流。早期用單詞或短語進行語言訓練,鼓勵病人讀書、看報、看電視,接受來自外界的各種刺激,防止智力進一步衰退[4]。
1.4.9 睡眠護理:癡呆患者常常白天睡眠多而夜間興奮吵鬧,不要給患者飲濃茶、喝咖啡,協助患者入睡前用溫水泡腳,不談刺激性的話題,也不觀看刺激性電視節目等,以免影響睡眠質量,對嚴重失眠者可給予藥物輔助入睡,夜間不要讓患者單獨居住,以免發生意外。
2 結果
31例老年癡呆癥患者情緒穩定,能適應新的環境,語言表達能力增強,2例不能站立,語言功能喪失,1例終日臥床,大小便失禁。
3 體會
目前我國尚無根治老年癡呆癥的藥物和途徑。科學的、合理的和充滿人性化的護理干預,可以在維持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做好福利院中的老年癡呆患者的護理,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工作,護士要有極大的愛心、耐心和細心,采取積極的態度,使癡呆的老人能生活在一個充滿關愛的環境中。護理好老年癡呆患者必須一絲不茍做好各方面的護理,方可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楊建軍,楊春靈,陳琳潔,老年癡呆患者的護理體會[J]現代醫藥衛生,2008,24:3757-3758
[2] 任梅芳,羅婷,護理干預對老年癡呆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在與研究,2008,5(10):6
[3] 李衛東,老年癡呆患者的生活管理[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雜志,2002,8(6):337-338
[4] 趙艷玲,王磊,崔紅梅,如何對老年癡呆患者進行心理護理[J]齊魯醫學雜志,2007,2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