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
R749.05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6-0176-01
習慣性流產指自然流產2次或以上者,近年國際上常用復發性自然流產取代習慣性流產。妊娠12周前稱早期流產,發生在12周至不足28周稱晚期流產,臨床以早期流產為多見。2009年3月至2010年5月河北省承德縣婦幼保健院收治的習慣性流產中2例應用口服葉酸治療,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例1 患者女,30歲,農民,孕5產1。23歲結婚,既往月經規律,婚后半年停經40余天出現頭暈、惡心等早孕反應,尿妊娠試驗陽性,10周左右無誘因引起下腹墜痛,繼而陰道流血,在縣醫院確診不全流產給予清宮,術后半年再次懷孕,10周左右又流產,,夫婦雙方曾到北京、承德市等大醫院做各項檢查,均未發現異常,二年后又懷孕并自然流產2次,曾給予黃體酮20mg,1次/日肌注,維生素E膠囊100mg,2次/日,口服,舒喘靈片4.8mg,2次/日口服,并服用保胎丸一個月,均未見效,于2009年3月懷孕40天來我院求治婦查子宮增大,尿妊娠試驗陽性,B超檢查宮內孕,給予葉酸片5mg,1次/日口服,直到足月,于2009年12月剖宮產一男嬰,嬰兒健康無異常。
例2 患者女,27歲,農民,孕4產1,既往月經規律。22歲結婚,婚后2個月后停經40天,出現惡心、嘔吐、頭暈、、乏力等早孕反應,尿妊娠試驗陽性,8周左右無誘因出現陰道流血,在當地醫院確診先兆流產,給予保胎治療,無效,出現下腹墜痛,診斷為不全流產給予清宮,術后6個月又懷孕,孕后8周左右再出現流產,夫婦雙方到北京做染色體等各項檢查,未發現異常,并囑1年后再生育。用工具避孕,于1年后懷孕,懷孕2個月給予黃體酮20mg,1次/日肌注,維生素E100mg,2次/日口服,并服用中藥一個月,但孕后9周左右再次自然流產,于2009年6月孕40余天來我院就診,尿妊娠試驗陽性,B超檢查宮內孕,血尿常規正常,給予葉酸片5mg,1次/日口服,直至足月,于2010年2月順利分娩一女嬰,嬰兒健康無畸形。
討論 早期流產的原因多數是胚胎因素,其次為母體因素(如孕婦患急性傳染病,胎兒感染、中毒,黃體功能不足影響蛻膜發育)此外,環境因素、免疫功能異常或血型不合引起。兩例病人均為原因不明,常規給黃體酮,維生素E及鎮靜、解痙治療,均未見效,筆者考慮患者是由葉酸缺乏造成貧血導致流產。
人體自身不能合成葉酸,必須從食物中獲取,正常人體葉酸儲量5~10mg,每日需要約50~100μg,在妊娠、感染、溶血等狀態時,葉酸需要量可高出正常人的幾倍,故易引起葉酸缺乏性貧血,進而導致流產,葉酸缺乏引起習慣性流產雖屬少見,但孕早期給予及時補充葉酸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