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農村婦女宮頸癌的發病情況,采取有效干預措施降低宮頸癌發病率。方法:2013年對12827例35-64歲已婚婦女進行宮頸癌篩查,其中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12774例,采用TBS分類不典型鱗狀上皮細胞146例,發生率為1.14%。 檢出宮頸癌前病變24人,發生率為0.18%,檢出宮頸浸潤癌1例,發生率為7.82/10萬,結論:我國開展的農村免費宮頸癌篩查項目是早期發現宮頸癌前病變和早期宮頸癌的有效措施,對提高宮頸病變的早診、
早治率,降低宮頸癌死亡率,提高婦女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農村婦女; 宮頸癌篩查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6-0184-01
宮頸癌是婦科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目前已經明確病因,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每年新發病人50萬,死亡23.3萬。我國每年新增病例13.15萬人,死亡約5萬人[1]。為了維護婦女健康,我市2013年啟動了農村婦女宮頸癌篩查項目,于13年對鳳城市部分農村已婚育齡婦女進行了免費檢查,現將檢查結果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對象: 檢查對象為當地35-64歲的婦女,在當地居住1年以上,自愿參加者;因非宮頸病變原因行子宮全切術者除外。
1.2 檢查內容與方法: 包括婦科檢查、陰道分泌物或宮頸分泌物涂片革蘭氏染色顯微鏡檢查,宮頸脫落細胞巴氏檢查。對宮頸脫落細胞可疑或陽性者,進一步進行陰道鏡檢查。對陰道鏡檢查結果可疑或陽性者,進一步進行組織病理學診斷。
2 結果
2.1 接受篩查的12774人中,滴蟲性陰道炎44人,霉菌性陰道炎43人,細菌性陰道炎14人,尖銳濕疣6人,子宮肌瘤9人。
2.2 脫落細胞檢查12774人,采用TBS分類不典型鱗狀上皮細胞146人,需做陰道鏡檢查146人,實查78人。陰道鏡檢查異常情況56人,56人均行組織病理學檢查。
2.3 組織病理學檢查結果 56例組織病理學檢查結果回報癌前病變24例(CINⅠ10人,CINⅡ 7人,CINⅢ7人),發生率0.18%。宮頸鱗狀細胞癌1例,發生率為7.82/10萬。
3 討論
宮頸癌是常見的婦科疾病之一,位居全球婦女癌癥發病之首。已對廣大婦女特別是農村婦女的健康和生命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對宮頸癌進行定期檢查,及早發現癌前病變活早期癌癥,已被公認為是惡性腫瘤防治中最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的措施。據統計,宮頸早期癌5年生存率為90-92%,原位癌為100%,開展農村婦女免費宮頸癌篩查是行之有效的民生工程。
目前宮頸癌仍是女性生殖器腫瘤死亡的主要原因,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是導致宮頸癌發生的主要原因。由于宮頸癌的發生是一個漸變的過程,從不典型增生到宮頸癌的發生需要10年左右的時間。而早期子宮頸病變的治療效果遠比子宮頸浸潤癌的治療效果好得多。因此應通過加大多種形式的宣傳力度,加強和提高育齡婦女的生殖保健意識與水平,使婦科檢查成為其主動要求和自覺行動,通過每年一次的宮頸癌篩查活動,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目的,從而降低子宮頸浸潤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
參考文獻
[1] 劉金鳳 宮頸癌及高危型癌前病變HPV型分布于多重感染
[2] 衛生部婦幼保健與社區衛生司.生殖道感染防治技術指南[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