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對肺癌合并肺結核的臨床特點進行調查分析。方法:將我院的40例肺癌患者采用回顧性分析的方法將合并肺結核患者的資料進行分析。結果:據調查研究可得,男性與女性患有肺癌合并肺結核病的比例為2.3:1,中位年齡為52歲。胸悶氣促、發熱以及咳嗽咳痰為肺癌合并肺結核的最主要的臨床表現;其中有18例(45%)患者為周圍性肺癌,有17例(42.5%)患者為中心型肺癌,有15例(37.5%);患者大概經過3至4個月的中位時間可由確診肺癌至確診肺結核。結論:中年男性為肺癌合并肺結核疾病最主要的發病者,觀察分析其影像學表現、臨床分期、肺結核類型、病理類型,均未發現特異性。
關鍵詞:肺癌;肺結核;臨床表現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6-0191-01
隨著社會的發展,結核病與惡性腫瘤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逐漸發展成為損害人類健康的惡性疾病。由于很多患者同時患有肺結核和肺癌,且其臨床表現極為類似,很有可能出現誤診[1]。為了降低出現誤診的幾率,我院對最近4年之中所診治的肺癌合并肺結核的患者進行調查分析,研究其臨床特點。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于2006年1月到2009年12月在我院治療的12480例肺結核病人作為研究對象,通過統計分析得出,有7586例肺結核患者,306例肺癌患者,40例肺癌合并肺結核患者,358例患者不能確診,4230例其他疾病的患者,將這些患者中的40例肺癌合并肺結核患者作為我們研究調查的對象。在被調查的40例肺癌合并肺結核患者中,12例(30%)女性患者,28例(70%)男性患者,男性與女性人數之比為2.3:1。患者的年齡在28歲至78歲之間,且中位年齡為52歲,有31例(77.5%)患者小于60歲,有8例(20%)患者處于60歲至70歲之間,有1例患者年齡超過70歲。
1.2 方法:
通過對胸部照射x光片或者通過對胸部進行CT檢查,再結合醫師的臨床診斷書進行肺結核的診斷,可得其中有17例(42.5%)患者痰中抗酸桿菌呈陽性,包括13例痰涂片陽性,4例痰培養陽性;23例(57.5%)患者被確診為肺結核。有18例(45%)患者通過支氣管鏡取出癌組織進行檢查;8例(20%)患者進行胸水細胞學檢查;5例(12.5%)患者進行鎖骨上淋巴結穿刺活檢;4例(10%)患者通過肺部占位手術進行病理檢查;4例(10%)患者進行引導性的穿刺手術,1例(2.5%)患者進行了氣體部位組織活檢。有10例(25%)患者同時確診為患了肺癌和肺結核,有16例(40%)患者先確定其患有肺結核,又確定其患有肺癌,有14例(35%)患者先確定其患有肺癌,又確定其患有肺結核。
1.3 統計學分析:
此次研究調查采用的是SPSS的統計學軟件,利用統計學方法分析處理x,當(P<0.05)時具有統計學意義[2]。
2 結果
2.1 臨床表現:
對這40例患者進行調查分析,得出其中有33例(82.5%)患者咳嗽,28例(70%)患者咳嗽咳痰,14例(35%)患者干咳,3例(7.5%)患者咳血,13例(32.5%)患者痰中帶血,7例(17.5%)患者胸背部痛,3例(7.5%)患者其他部位疼痛,19例(47.5%)患者氣促,16例(40%)患者胸悶,8例(20%)患者發熱,15例(37.5%)患者胸腔積液,其中12例(30%)患者血性胸水,5例(12.5%)患者鎖骨上淋巴結腫大。
2.2 確診時間:
根據病情的確定時間先后順序,可將其分為:10例(25%)患者同時確診為患了肺癌和肺結核,16例(40%)患者先確定其患有肺結核,又確定其患有肺癌,14例(35%)患者先確定其患有肺癌,又確定其患有肺結核。由于肺癌與肺結核發現的先后順序對于統計學來說沒有差別(X2=0.446,P=0.504),患者大概經過8至19個月的時間,由確診肺癌至確診肺結核中位時間為3、4個月。
3 討論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癌癥在世界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其中男性患者較為明顯。在我國,致使人發病與死亡最主要的疾病之一為肺癌,該病的發病人群為中年人,老年人達到高峰。在各種原因致人死亡的排名中,結核病排第九,其中有90.2%死于肺結核,該病的發病率開始升高是在其20歲,明顯上升的時候為50歲。所以說,40歲以上就是肺癌與肺結核發病與死亡達到高峰期的時間[3]。通過對本院40例肺癌合并肺結核患者的調查研究可得,52歲為肺癌合并肺結核患者的中位年齡。
肺結核與肺癌具有錯綜復雜的關系。第一,對于人體各組織器官來說,結核病灶屬于慢性刺激,該刺激會造成細支氣管以及肺泡上皮壞死脫落、活躍增生。利用腫瘤學的角度來看待慢性刺激,可以發現部分的癌基因突變以及抑癌基因就是由慢性刺激導致其失活的,肺癌的發展是受吸煙或其他致癌物質共同作用的。第二,肺組織局部的淋巴、血液回流受阻是由于結核菌被感染造成的,進而使得局部沉積了癌物質,進一步促進了肺癌發展。
在臨床上未發現肺癌與肺結核并存時有明顯的特征,在本院選取的40例患者中,男性與女性的比例為2.3:1,臨床主要出現胸悶氣促、咳嗽咳痰、胸腔積液以及發熱等普通現象。肺癌的發病部位也沒有特異性,各個部位的發病幾率所差無幾。因此,當臨床上出現上述癥狀時,醫護人員應當注意觀察,看是否患者為肺癌合并肺結核,對其進行全面系統的檢查之后,再進行病情的診斷。通過對患者的系統的調查研究,可得出肺癌合并肺結核的臨床癥狀,其表現并未出現特異性,且以中年男性居多,當患者出現胸悶氣場、發熱、咳嗽等癥狀時,醫護人員應當對其進行兩種病的鑒別診斷,在未來的臨床診斷中,仍然需要進一步對肺癌及其肺結核的關系,合并兩種疾病的治療方法進行研究。
參考文獻
[1] 王志謹.肺癌流行病學 [J].臨床肺科雜志,2012,13(7):78-79.
[2] 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辦公室.2000年全國結核病流行病抽樣調查報告 [J].中國防癆雜志,2002,24(2):65-68.
[3] 劉秋玲.肺結核并存肺癌59例臨床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3,12(3):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