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高齡老人; 用藥; 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6-0199-01
隨著社會發展的進步,醫學科學的突飛猛進,人們的壽命越來越長,出現了高齡老人的特殊群體,我單位收治的患者就是都在85歲以上。這些老人年輕時南征北戰,在惡劣的環境中生活工作,身體烙下不少的病痛,再加上本身歲數很大,各種慢性病隨著而來,身體各項機能都有所減退,消化系統的變化也十分明顯,胃腸平滑肌張力降低,胃腸排空速度減慢;胃黏膜萎縮,70歲以上者較40歲以下者胃黏膜主細胞減少50%;胃酸分泌減少,老年人胃液酸度比青年人降低25%~38%,85歲以上的高齡老人身體機能更是衰退明顯,尤其是肝腎功能的減退,導致機體對藥物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等功能減退[1-2],所以其不良反應發生率是青年人的4-5倍,為此我們日常工作對老人的用藥護理特別謹慎,嚴密觀察,主要通過以下方面給予護理干預。
1 做好老人的心理護理
首先做好老人的心理護理,老人們都認為身體不適,就必須服藥治療,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就耐心的跟患者解釋,配合物理治療,能不用就不用藥,鼓勵他們多做鍛煉,緩解病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好多腰腿疼都緩解和治愈了,老人們也相互傳授經驗,減少了不必要的用藥,避免了藥物很多不良反應。
2 注意配合醫生用藥
必需用藥的要注意配合醫生選藥,盡量選擇毒副作用少的藥物,但由于老年人的疾病產生原因比較復雜,相同的癥狀可能由不同的疾病及病因所引起,因此在護理方面觀察要到位,例如患者咳嗽,有好多疾病可引起,感冒,支氣管炎,肺部腫瘤等,我們就通過咳嗽的聲音分泌物顏色癥狀等觀察及時報告醫生,以免誤診服錯藥的。
3 高齡老人用藥品種不能多
老年人因多病,治療時用藥的品種也較多,通常需要同時服用4-6種藥物,副作用發生率也很高,就采取先急后緩治療,避免不良發應的發生,及時觀察詢問病人,發現藥物的副作用,馬上通知醫生。
4 高齡老人用藥量一定要少
根據體重和體質情況而定。由于老年人對藥物耐受力差、個體差異大,排泄緩慢,一般給予藥量都是成年的二分之一,特別是中樞神經藥物更要注意,從小劑量開始,進行血藥濃度監測,根據個體不同情況謹慎用藥,由于用量少,藥片要分割吃,護理就要耐心給病人分好藥,親眼看病人服用,以達到滿意效果4.根據藥物不同選擇正確的時間服用,該飯前服用就飯前服,飯后服就飯后服,以免影響療效。高齡老人更易健忘,常常忘了服藥或不按時服藥,為防止這一情況,護理人員就按時提醒他們服藥,并親自看著服下,提高了藥物療效和副作用的及時觀測,達到治療效果。
5 情盡量選藥口服治療
依據病情盡量選藥口服治療,是較安全的用藥方法,急性疾患可選擇注射、舌下含服、霧化吸入等給藥途徑,選擇便于老年人服用的劑型,盡量選擇顆粒口服,靜脈給藥要緩慢,因為高齡老人心臟容易出問題,反應慢,副作用出現晚。護理人員更要三查七對,及時觀察,免得用錯藥,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6 勿亂吃藥
對一些短暫請假和出院的患者都要和家人交代好,防止他們久病成醫的做法,亂吃藥或加大劑量,這種做法對體質較差或患多種慢性病的老人尤為危險。有的老年人看別人用某種藥治好了某種病便效仿之,忽視了自己的體質和疾病的差異,他們還容易輕信廣告藥物,要及時與老人們溝通,消除他們不正確的想法,用科學指導他們護佑好自己的身體。
參考文獻
[1] 李君麗,宋建平.護理干預對老年病人用藥依從性和安全性的影響[J].家庭護士(下旬刊),2008,6(3):5.
[2] 陸靜波.人口老齡化與護理面臨的挑戰和對策[J].現代護理,2006,12(0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