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討系統性護理干預模式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臨床應用意義。方法:選擇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間在我院行腹膜透析的患者88例,隨機分成研究組44例和對照組44例。兩組患者在行腹膜透析的同時均給予常規基礎護理,而研究組則在此基礎上加用系統性的護理干預模式,分別對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改善情況和生活質量改善情況進行比較分析。結果: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腹膜透析患者完全依從的比率顯著提高,高達65.91%,而不能依從的比率則顯著降低,僅為2.27%,差別均呈現出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腹膜透析患者的軀體功能評分值(20.24±2.86)分、心理功能評分值(19.85±2.72)分、社會功能評分值(20.39±1.88)分、物質生活評分值(16.80±2.13)分均得到明顯的改善和提高,差別均呈現出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系統性護理干預模式能夠有效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并積極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腹膜透析;系統性護理;治療依從性;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
R45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6-0206-02
近年來,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全新的診療方式和手段的應運而生,再加之醫學界對腎臟疾病發病機理的不斷認識和研究,其腹膜透析已成為終末期腎臟疾病患者整體治療方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1]。但在臨床上很多腹膜透析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較差,常出現一些嚴重的并發癥,進而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透析效果[2]。因此,筆者為進一步改善腹膜透析的臨床治療效果,探討和分析系統性護理干預模式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本研究特對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間在我院行腹膜透析的患者給予了系統性的護理干預模式,臨床效果顯著,現總結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材料: 選擇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間在我院行腹膜透析的患者88例,男53例,女45例,年齡為37~85歲,平均年齡為58.36±10.12歲,其中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26例,高血壓腎病患者39例,糖尿病腎病患者23例,徹底排除合并其它重要臟器功能不全及惡性腫瘤患者。將入選患者隨機分成研究組44例和對照組44例,并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其兩組患者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組間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兩組患者在行腹膜透析的同時均給予常規基礎護理,而研究組患者則在此基礎上加用系統性的護理干預模式,具體干預方案如下:(一)腹膜透析前的護理干預:①加強心理疏導:應根據不同患者的實際年齡和心理承受能力以及所呈現出來的相關心理問題,積極給予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措施,通過心理疏導最大限度消除患者的思想顧慮和緊張情緒,使患者充分認識到自身保持良好心態對于腹膜透析治療的重要意義,堅定患者戰勝病痛的信心。②完善透析環境:為患者開設專用的透析室,并在室內配備完善的空氣凈化系統,認真履行透析室的消毒隔離制度,每天在濕式除塵之后要定時開窗通風,并采用消毒液對透析室內的地面、墻壁、桌椅等物品進行擦拭,然后再行紫外線燈照射消毒。透析室內溫度應控制在18~22℃之間,濕度控制在50%左右。③指導行為訓練:應預測透析時可能會出現的一系列相關護理問題,并在透析前予以相應的行為訓練和指導,通過放松訓練和深呼吸訓練,能夠有效減少因透析進液時短時間內大量液體進入患者腹腔所造成的不適感。指導患者進行床上大小便的訓練,以便其適應各種突發情況。(二)腹膜透析后的護理干預:①預防并發癥:應對腹膜透析患者進行認真細致的觀察和監測,一旦患者表現出明顯的水腫、胸悶、氣促不能平臥、腹痛、發熱等相關癥狀時,則提示患者存在腹膜炎的征兆,應及時上報主管醫生予以處理。②科學飲食:應多食用魚、牛奶、雞蛋、瘦肉等優質動物蛋白以補充腹膜透析患者所丟失的蛋白質,由于透析液中的葡萄糖能夠產生巨大的熱量,故應嚴格控制糖、奶油、全脂牛奶等糖類物質的攝入。③健康指導:應鼓勵腹膜透析患者不斷增強生活自理意識和能力,積極走出家門,多與人進行溝通和交流,并適時適量開展運動。向患者宣傳和講解腹膜透析的相關健康知識,使其能夠積極的參與到疾病的治療過程之中。
1.3 評價指標: 分別對兩組腹膜透析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改善情況和生活質量改善情況進行比較分析。治療依從性判定標準:在治療過程中,嚴格遵照醫囑,堅持規范治療者為完全依從;基本遵醫囑治療,偶爾不規范者為一般依從;時常不遵醫囑,不能堅持或中斷治療者為不能依從。生活質量采用 (GQOL-74)進行評定,主要包括: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和物質生活等四個維度,共有20個因子,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 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和分析,其中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并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腹膜透析患者治療依從性改善情況的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腹膜透析患者完全依從的比率顯著提高,高達65.91%,而不能依從的比率則顯著降低,僅為2.27%,且差別均呈現出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腹膜透析患者治療依從性改善情況的比較 例(%)
注: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表示P<0.05
2.2 兩組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情況的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腹膜透析患者的軀體功能評分值(20.24±2.86)分、心理功能評分值(19.85±2.72)分、社會功能評分值(20.39±1.88)分、物質生活評分值(16.80±2.13)分均得到明顯的改善和提高,且差別均呈現出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情況的比較(X±S)
注: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表示P<0.05
3 討論
腹膜透析療法作為終末期腎功能不全患者的主要治療手段,其往往是利用人體的腹膜作為半透膜,然后將透析液灌入腹腔,再利用腹膜的彌散及超濾作用將體內蓄積的代謝廢物排出體外,從而用以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的治療方法[3]。目前,隨著腹膜透析療法的廣泛應用,現已呈現出操作簡單安全,治療效果顯著可靠等優點[4]。因此,加強腹膜透析患者的護理干預是保障透析順利進行的關鍵和重中之重。
腹膜透析患者一般都要承受心理、軀體、角色干擾、生活方式的改變等來自多方面的壓力和負擔,患者一旦開始進行透析治療,就必須依靠透析來維持其生存,故腹膜透析患者治療的最終目標不僅僅是為了延長患者的生存周期,更重要的是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5]。本研究通過加強心理疏導、完善透析環境、指導行為訓練等腹膜透析前的護理干預,以及預防并發癥、科學飲食、健康指導等腹膜透析后的護理干預,全面促進了患者的早日康復。
本次臨床研究結果表明,采用系統性護理干預模式的腹膜透析患者,其完全依從的比率顯著提高,高達65.91%,而不能依從的比率則顯著降低,僅為2.27%;患者的軀體功能評分值(20.24±2.86)分、心理功能評分值(19.85±2.72)分、社會功能評分值(20.39±1.88)分、物質生活評分值(16.80±2.13)分均得到明顯的改善和提高。綜上所述,系統性護理干預模式能夠有效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并積極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張菊. 護理干預對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齊魯護理雜志,2010,16(28):63-64.
[2] 張清云,傅少玉,黃淑華,等. 優質護理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 泰山醫學院學報,2013,34(3):220-222.
[3] 李莉. 綜合護理干預對腹膜透析患者心理狀況的影響[J]. 現代醫藥衛生,2011,27(16):2498-2500.
[4] 文玉先,莫國華,韋麗玲,等. 舒適護理在腹膜透析病人中的應用[J]. 全科護理,2011,9(7):1931-1932.
[5] 金三麗,路潛. 腹膜透析病人生存質量的相關因素分析[J]. 護理研究,2010,24(4):861-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