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討小兒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炎的護理體會。方法:對2009年3月~2013年4月筆者所在科收治5例小兒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炎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研究,以提高護理水平,總結臨床護理經驗。結果:通過積極的臨床治療及精心的護理,5例患兒病情得到有效的緩解。結論:通過對筆者所在科收治的5例小兒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炎患兒的護理進行分析,根據患兒的不同情況進行科學的護理,可以有效的控制病情,減少致死率和致殘率及其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兒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小兒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炎;護理;體會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6-0208-02
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炎又稱格林—巴利綜合征,是主要侵犯脊神經根和顱神經等周圍神經,偶爾也可侵犯脊髓和腦的一種疾病。其主要臨床特點為肢體出現對稱性,馳緩性的癱瘓及手套、襪套樣感覺障礙,腦脊液中蛋白-細胞分離。嚴重者可出現呼吸嗎痹,危及患兒生命。現將小兒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炎的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與治療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5例,男性患兒3例,女性患兒2例,年齡5~10歲,均符合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炎的治療標準。
1.2 治療方法: 血漿置換和靜脈滴注大劑量免疫球蛋白能明顯縮短病程,改善預后。糖皮質激素對危重患兒的短期應有有不同意見,同時應做好呼吸肌麻痹的處理和對癥治療。
2 癥狀體征
2.1 前驅癥狀: 80%的病人在發病前8周(多數在2周)有持續數日的上呼吸道、胃腸道或其他部位的感染史,可出現鼻塞、流涕、發熱、關節痛、肌痛、腹瀉、惡心、嘔吐及咽喉炎、支氣管炎等表現,部分病人在手術或免疫接種后發病。
2.2 運動癥狀: 起病多先有肌肉不適及疼痛。對稱性、遲緩性癱瘓是本病最基本的臨床表現,癱瘓多從肢體遠端開始,逐漸發展到近端。顱神經中以面神經受累最常見。腱反射多在早期消失。
2.3 感覺癥狀: 多在疾病早期短暫性出現,多數表現為肢體遠端的麻木,檢查時有手套、襪套樣分布的痛觸覺減退。
2.4 植物神經癥狀: 癥狀大多輕微。尿潴留、尿失禁、便秘是最常見的括約肌功能障礙;直立性低血壓是最常見的血管功能障礙;心臟損害最常見的是心動過速、心動過緩。約10%的患兒有輕微的中樞神經損傷。
3 輔助檢查
3.1 腦脊液檢查: 90%的患兒病后1周內出現蛋白增高,3周達高峰,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細胞數多正常,呈明顯的蛋白-細胞分離現象。約半數患兒腦脊液中IgM、IgA和IgG增高。
3.2 其他檢查: ①電生理 神經傳導速度明顯減慢。②血液檢查 急性期有淋巴細胞細胞增加,肌酸激酶輕度升高,1/4的患兒血中IgM、IgA和IgG增高。
4 護理
4.1 常見護理診斷
4.1.1 軀體移動障礙 與癱瘓、感覺障礙有關。
4.1.2 低效型呼吸形態 與呼吸肌麻痹、咳嗽放射消失有關。
4.1.3 有誤吸的危險 與顱神經受累有關。
4.1.4 有皮膚完整性受損的危險 與長期臥床、肢體癱瘓、感覺異常有關。
4.1.5 恐懼 與知識缺乏,擔心預后有關。
4.2 護理措施
4.2.1 促進癱瘓恢復: ①評估患兒肢體活動能力,與患兒共同制定護理計劃。②保持肢體于功能位,防止足下垂、爪形手等后遺癥。③指導并督促患兒進行功能鍛煉,根據病情按床上被動運動-床上主動運動-床邊活動-下床活動的順序進行,做到強度適中,循序漸進,持之以恒。被動運動的幅度由小到大,由大關節到小關節。按摩手法輕柔緩慢,活動時需有人陪護,防止受傷。④配合針灸、理療等,促進肢體功能恢復。⑤做好生活護理,鼓勵年長患兒進行生活自理,以適應回家和回歸社會后的需要。
4.2.2 改善呼吸功能: ①抬高床頭,利于呼吸,鼓勵患兒咳嗽、深呼吸,必要時吸痰。②衣著寬松柔軟,以免影響呼吸。③觀察患兒呼吸頻率、節律和深度,如有呼吸費力、呼吸淺慢、咳嗽無力、吞咽困難時應做好氣管插管、機械通氣的準備,配合做好呼吸衰竭的搶救。④氣管切開術后,應嚴格消毒切口周圍皮膚、及時更換傷口紗布,預防感染。⑤定時查血氣分析,觀察缺氧癥狀是否得到改善。
4.2.3 防止誤吸: ①協助患兒進食,如發現患兒有吞咽困難、飲水嗆咳,應及早鼻飼。②備好吸引器,做好誤吸窒息的搶救。③如誤吸并發肺部感染,遵醫囑使用有效抗生素。
4.2.4 預防壓瘡: ①保持床單整潔、干燥。保持皮膚清潔,尤其是臀部皮膚的清潔。②每2~3小時更換體位一次,按摩受壓部位,翻身時避免推、拉、拖的動作,以免檫破皮膚。對長期臥床的患兒可使用氣墊對保護措施。③注意加強營養,增強機體的抵抗力。
4.2.5 健康教育: ①向家長解釋病情及預后、治療護理及檢查方法,以取得家長和患兒的密切配合,并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②指導患兒鍛煉自主呼吸的方法。③指導家長為患兒進行肢體的被動運動,并指導患兒堅持癱瘓肢體的主動運動,維持手、足功能位。④指導出院患兒合理用藥、預防感冒等,定期門診復查。
5 預防
自身免疫性疾病尚無較好的預防辦法,對臨床治愈病人預防復發注意以下幾點:
5.1 加強營養,增強體質,防止感冒。
5.2 練習正確的咳嗽、咳痰方法,防止肺部繼發感染。
5.3 疫苗接種、手術后,可誘發本病。
5.4 重癥病人,突然喪失活動能力,易產生焦慮,緊張等情緒,應進行適當心里疏導。
6 體會
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炎,是由病毒感染或感染后以及其他原因導致的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由此在臨床治療上,只是以增強免疫,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科學的臨床護理也尤為重要,如促進癱瘓恢復;改善呼吸功能;防止誤吸;預防壓瘡等一系列護理,對預防并發癥的發生以及降低致殘率及死亡率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許小林.1例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炎患者的護理體會;醫學信息;上旬刊,2011,3412-3413.
[2] 楊方政,田鵬,劉娟.小兒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炎的臨床分析[J];西部醫學;2011年06期.
[3] 劉淑芹,王新紅,張喜清.18例小兒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炎的護理[J];全科護理;2009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