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ICU的老年患者發生譫妄的情況及臨床表現,探討相關的預防措施,有效防止和減少ICU譫妄的發生。方法:回顧性分析甲組(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入住ICU)老年患者150例,發生ICU譫妄70例,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并制定了一套預見性護理。乙組(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入住ICU)老年患者170例,積極采取預防措施后,發生ICU譫妄20例。兩組ICU譫妄發生率.結果: 甲組發生率為46.7%,乙組為11.7% 統計學處理P<0.05 結論: 關注老年患者譫妄的風險及臨床表現,注重預防為主,藥物治療為輔,采取積極的預見性護理是預防老年患者ICU譫妄的重要措施。
關鍵詞:ICU譫妄; 老年患者; 相關因素; 預見性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6-0212-02
“ICU譫妄”是指由于普通醫學疾病人住ICU而發生的譫妄,是一組表現為急性、一過性(可逆性)、廣泛性的認知障礙,尤以意識障礙為主要特征的一種中樞神經系統急性功能障礙,最高達80%[1]。研究表明,年齡越大發生ICU綜合征的概率就越高[2],為降低老年患者ICU譫妄的發生,對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入住本院ICU老年患者制定了相應的預見性護理,與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院ICU老年患者發生的ICU譫妄相比,使ICU譫妄的發生率有了顯著下降,現將分析結果和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甲組:回顧分析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入住ICU的150例老年患者,其中發生譫妄的70例,發生率46.7%。乙組為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入住ICU的170例老年患者,針對老年患者發生ICU譫妄的原因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發生譫妄的20例,發生率11.7% 。
1.2 方法:護士采用ICU精神錯亂評估法(CAM-ICU)[3]對各種相關因素進行分析。當患者出現不明原因的躁動或自言自語等異常情況,進行全面仔細的體格檢查,配合必要的輔助檢查,如CT、血生化、動脈血氣等,避免與其他器質性疾病如肺心腦病、肝昏迷、尿毒癥、腦卒中等)或水電解質紊亂引起的精神癥狀相混淆。
1.3 結果:甲組老年患者ICU譫妄發生率為46.7%, 乙組ICU譫妄發生率為11.7%,統計學處理,得出P<0.05,有顯著性差異。
2 原因分析
2.1 宿主因素: 既往有神經、精神病史、癡呆史(30%—50%的患者會發展到譫妄)、中風史、癲癇史、抑郁史。有過安眠藥中毒或長期對某種藥物依賴的,在接受ICU監護時容易發生本征。
2.2 環境因素:ICU與外界隔離,使用的各種監護、治療儀器和設備對患者都具有誘發作用,病人心理可引起恐懼焦慮感、臥位不適感、擁擠壓力感和視覺刺激感[4]。老年患者心理活動復雜,敏感多疑,對病情、自覺癥狀特別關心,容易產生孤獨感、焦慮感。
2.3 疾病因素: 大多老年患者入院時都會經歷不同程度的疼痛,如果不能及時解除疼痛患者就會導致煩躁不安,其次是不能有效的溝通,約束帶的使用。
2.4 手術因素:術中低氧血癥、低血壓、大量出血、輸血、過度換氣、PaCO2分壓過低;以及術后持續低氧血癥、低血壓、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平衡失調、營養不良等[5]。
3 措施
3.1 每月開展護理學習: 加強老年患者的心理變化學習,學習良好的溝通技巧。熟練掌握各種儀器的操作及應用。不定期組織全科室護理人員討論分析個別“ICU譫妄”案例,查找原因,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
3.2 運用馬斯洛的需要論對患者進行預見性的護理
3.2.1 生理的需要:ICU居住的環境要整潔舒適,溫濕度適宜,認真做好做好晨晚間護理及各種基礎護理,讓患者舒適。及時有效的止痛,54%術后患者的疼痛比護士想象的嚴重得多92%的病人迫切需要術后鎮痛[6]。對有失眠和緊張不安的病人給予鎮靜劑和利眠藥。定時播放輕音樂,用耳機收聽收音機,調節ICU緊張枯燥的氣氛,減輕患者精神心理壓力。
3.2.2 安全的需要:充分利用語言與非語言交流方式,了解患者的內心動向,給患者一種信任感。對躁動不安的患者應專人看護,妥善固定各引流管,防止墜床、拔管的意外發生.加強不安全因素和危險品的管理,以便早期發現自殺、自傷和沖動行為的先兆。
3.2.3 愛與歸屬的需要
(1) 加強與患者溝通,建立良好的互患關系。對事先知道術后需入住ICU的老年患者,做好入ICU前訪視工作:訪問目的是為了搜集資料,給病人提供相應的身心護理[7]。向病人介紹ICU的環境、陪護制度、將采取的護理措施、管道及儀器的使用目的,使患者有一定的心理準備,減輕憂慮和不安。
(2)適當放寬探視制度或實行彈性探視制度[8],減輕老年患者的孤獨感和隔離感。
3.2.4 自尊的需要:在做任何治療和護理操作時應盡量減少暴露部位,尊重病人的隱私,避免在病人床邊討論病情,多與患者進行溝通,鼓勵患者說出自己內心的感受,并加以重視,及時反饋給患者家屬,讓家屬定時探望,使患者產生重視感。
3.2.5 自我實現的需要
(1)正確的運用移情技巧,幫助病人了解有關健康和疾病的科學知識,了解自己的操作意義、工作步驟、安全與否、疼痛輕重等,不但能免除病人的擔心不安,還能得到病人的充分配合[9]。(2)強調疾病可以治愈的觀念,向患者提供有關疾病治療預后的確切信息。強調正面效果,以增強患者的自我照顧能力和信心。
4 小結
ICU老年患者的譫妄是由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應注重臨床預防為主,制定的相關預見性護理措施使以后老年患者發生ICU譫妄的例數大大減少。 甲組老年患者ICU譫妄發生率為30%,乙組為11.7%, 統計學處理P<0.05,差異有顯著性。表明預見性護理措施是有效的,從而全面促進病人的康復。
參考文獻
[1] 劉淑媛,陳永強主編. 危重癥護理專業規范化培訓教程[M]. 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6:26-34.
[2] Ihouye SK.Delinium in hospitalized older patients.Clinics in Gerialric Medicine,1998,14:745-764.
[3] Ely E W,Inouye S k,Bernard G R,et al.Delirium in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patients:Validity and eliability of the 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for the intensive care unit(CAM-ICU) [J].JAMA,2001,286(21):2703-2710
[4] 刑銳.ICU老年患者術后精神障礙分析[J].廣東醫學,2000,21(9):737.
[5] 羅紅.術后ICU患者精神障礙相關因素的分析.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3,13(15):30-31.
[6] 張代玲.病人自控止痛泵術后鎮痛的護理新進展[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2003,22(2):51-53.[J].實用護理雜志,2002,18(8):23.
[7] 陳翠屏,高小梅.術前訪問的現狀與對策[J].實用護理雜志,2001,17(3):55.
[8] 李菀.中國香港ICU護理見聞[J]. 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3,22(1):40-42.
[9] 王荔.“移情”與護患關系[J].實用護理雜志,2001,17(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