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討心理護理在初產婦圍產期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初產婦168例,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組采用系統的心理護理模式,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比較兩組間陰道分娩率、剖宮產率、產后出血率情況。結果:實驗組陰道分娩率、剖宮產率、產后出血率分別是90.6%、9.4%、3.1%,對照組分別為76.6%、23.4%、6.3%。經統計學分析,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系統的心理護理可以消除初產婦的焦慮和恐懼心理,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宮產率,減少產后出血。
關鍵詞:初產婦;圍產期;心理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6-0225-02
產后出血是產科常見而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嚴重者可造成失血性休克,甚至導致產婦的死亡,在我國孕產婦死亡原因中產后出血占首位[1]。2013年1月—2013年6月,對我科432例因產后出血產生不良情緒的產婦進行積極的心理干預,探討對產后出血的影響,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組846例,均為我院經陰道順產、存在不良情緒且無高危妊娠因素的孕婦,年齡20 —37歲,孕期37 —42周,新生兒體重2500—4500g。以往無精神病史及性格障礙,能理解調查內容,自愿合作。產后出血診斷標準:胎兒娩出后24h內陰道流血量超過500ml者[2],或產后 2h內出血量超過 400ml;也可診斷為產后出血,產后出血包括胎兒娩出后至胎盤娩出前,胎盤娩出后至產后2h及產后2 —24h三個時期,多發生于前兩期。均存在緊張焦慮、情緒不穩、易哭、憂郁等不良情緒。隨機分為實驗組及對照組各432例,兩組在孕婦年齡、孕齡及新生兒體重方面無顯著差異(P>O.05)。
1.2 方法
1.2.1 自擬不良情緒者調查問答卷對人院待產孕婦進行調查,入院時由責任護士發放自擬不良情緒問答卷,講明內容、填寫注意事項,產婦當場填寫,當場收回,責任護士做出統計。
1.2.2 方法實驗組:給予積極的心里干預和健康教育。責任護士和助產士根據自擬不良情緒問答卷進行個體指導,調整產婦情緒,向產婦講解分娩生理過程、各產程臨床表現等,并帶領產婦參觀產房,教會產婦產程配合技巧;向家屬講解產婦心理、各產程臨床表現等,向家屬講解產婦心理、生理特點及需求以及家屬的義務與責任;新生兒是女孩不要流露失望情緒,及時贊美新生兒漂亮,向產婦及家屬講解嬰兒科學喂養方法,使產婦為迎接小寶寶的到來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與知識準備,達到對產婦的情感支持。對照組:采用常規分娩法。
1.2.3 觀察指標: ①記錄兩組產婦產后2h內出血量超過400ml的例數。②測量兩組產婦產后2h內出血量,采取統一稱量,即胎兒娩出、羊水排盡后,立即將滅菌量杯及滅菌紗布墊(重量l00g,該紗布墊底為塑料,表面為吸濕性強的16層紗布)置于產婦臀下。收集產后2h內出血量(減去胎糞及紗布墊重量),以上出血均按1.05g=I ml計算。
2 結果
2.1 不良情緒發生率通過不良情緒問卷調查,502例存在不良情緒,發生率59.3%。兩組發生不良情緒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發生不良情緒產婦比較[n(%]
表2 兩組產后出血情況及產后出血發生率比較[n(%)]
注:p<0.01
3 討論
3.1 不良情緒引起產后出血的臨床護理意義:
現代醫學證明:絕望、消沉、悲傷、憂郁、大怒、過喜等不良情緒都可能引起孕婦循環紊亂,交感神經功能亢進,抑制宮縮導致子宮收縮乏力。女性生理系統功能受丘腦下部一腦垂體一卵巢軸的直接控制,社會心理因素以情緒反應為中介,作用于植物神經系統和丘腦垂體內分泌軸[3]。進而引起女性生殖器官功能狀態改變,平衡失調導致子宮出血。“十月懷胎”重要時期,孕婦可能會受到自然及社會的各種刺激后相應出現不同的不良情緒反應。本文研究結果認為不良情緒與產后出血發生率后相應出現不同的不良情緒反應,不良情緒與產后出血發生率密切相關,因此對不良情緒孕婦的心理護理非常重要,可以減少產后出血發生率,提高孕產婦生存質量。
3.2 實施適當的干預措施
3.2.1 建立干預基礎:對待產婦熱情、誠摯、關心、體貼 ,言行上、感情上親近她們 ,了解有關孕期情況 ,談孕婦感興趣的話題 ,以取得孕婦的信任。
3.2.2 認知干預:①孕期應注意孕婦是否有睡眠障礙及體重減輕,并尋找原因,積極處理。②孕晚期注意孕婦是否有不良情緒,一旦發現及時給予幫助、勸告、指導。提供心理咨詢,給予必要心理干預使其在認知情緒和態度等方面發生變化。提供妊娠分娩知識,調動其主觀能動性。更好地適應環境,保持身心健康。③不少產婦生了女孩后,家庭壓力過大,情緒波動大引起大量出血。在生男生女問題上采取科學態度,說服產婦家屬,不要給產婦增加精神壓力。
絕大多數產婦都有自然分娩的能力和潛力,這是自然界賦予每一個孕婦的能力,而心里干預正是最充分發掘了這些潛力,心理護理干預不僅傳授了分娩經驗,給孕婦樹立了精神支柱,而且提供了全方位的個性化服務。因此心理護理增強了陰道分娩的可行性,為拓展產時服務模式奠定了基礎,有利于降低剖宮產率。
參考文獻
[1] 全國孕產婦死亡監測研究協作組.全國孕產婦死亡監測結果分析.中華婦產科雜志,1999,34(11):647
[2] 樂杰主編.婦產科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204
[3] 楊怡,何仲.產后抑郁癥發生情況與分娩相關因素的調查分析[J].實用護理雜志,2003,19(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