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對用水溶性維生素(簡稱WSV)治療小兒的重癥腹瀉(簡稱CSDD)的療效進行護理觀察。方法:抽取98位兒科確診的CSDD患兒,均在2012年3月~2013年6月間住院治療,隨機分成WSV組和常規組,兩組均給予調節電解質、防止脫水和補液等常規對癥治療,WSV組在常規基礎上采用WSV醫治,同時護士對兩組患兒進行相同的護理,并對比組間療效。結果:WSV組的顯效率和起效率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結論:行WSV治療結合有效的護理干預能使CSDD患者的癥狀顯著改善,且能使患兒由于腹瀉而缺乏的營養元素得以及時充分的補充,更有助于CSDD患兒身體狀況的恢復,值得推廣。
關鍵詞:WSV;CSDD;常規;療效比較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6-0240-02
CSDD容易引發如腸麻痹等中毒合并癥,對患兒造成機能的損害,甚至導致死亡。水溶的維生素(WSV)能及時補充營養元素,糾正各中毒癥狀,結合常規的治療和有效護理能起到不錯的效果[1]。本文用WSV和常規方法進行對比治療,現將具體情況進行報道。
1 資料和方法
1.1 基本資料:
98位兒科確診的CSDD患兒均在2012年3月~2013年6月住院接受治療。將患兒隨機地分成WSV組和常規組各49名患兒,WSV組中,有24名女患兒和25名男患兒,發病平均(5.9±3.1)d,年齡平均(13.6±4.3)月;常規組中,有22名女患兒和27名男患兒,發病平均(6.1±2.9)d,年齡平均(13.1±4.6)月。兩組患兒均無其它嚴重的合并癥,在病情、年齡、性別、病時上經過比較差別不大(P>0.05),可以作為比較對象。
1.2 方法
1.2.1 診斷納入標準:患兒表現為糞便呈水樣、黏液狀、膿血狀和蛋花狀者,糞便檢查可見白細胞、紅細胞者,中重度脫水者,結合我國的相關SDD診斷標準[2]判斷98名患兒均患有CSDD。
1.2.2 治療方法:對兩組患兒均進行補液等對癥常規醫治以控制脫水癥狀、緩解中毒和平衡電解質。WSV組:將0.5gWSV用滅菌注射用水(SDW)適量溶解后添加在100mL的0.9%氯化鈉液中對患兒靜脈注射,1次/d,結合護理注射5d(患兒體重>10kg,0.5g/次;體重<10kg,則按照50mg/kg計算量注射);常規組:單純采用常規方法醫治并同樣護理觀察5d。
1.2.3 護理觀察:護理中應注意:①對患兒體重、體溫和呼吸情況及病情進展等密切監控;②保持患兒口腔清潔、保護患兒皮膚;③腸部按摩、避免感染等[3]。
1.2.4 療效評價:顯效:患兒脫水等腹瀉癥狀全部消失、便次<2次/天且糞便正常;有效:腹瀉癥狀減輕、便次明顯減少、便形恢復;無效:腹瀉減輕,但仍便次多、便不正常。顯效率=顯效數/n×100%,起效率=有效率+顯效率。
1.3 統計學方法:SPSS13.0軟件,計數數據%輸入,組間行卡方檢驗。
2 結果
表1中,WSV組的顯效率為79.6%,明顯高于常規組49.0%(P<0.05);而WSV組的起效率為93.9%,也顯著高于常規組的73.5%(P<0.05)。
3 討論
CSDD較為常見,若治療不當,則容易引發中毒等合并癥狀,破壞患兒身體機能進而危及生命。為了研究和討論WSV對于治療CSDD的作用效果,本文特進行了療效對比。
表1 WSV組和常規組的治療效果對比
數據顯示,WSV治療CSDD的效果明顯強于單純常規治療(P<0.05),分析其原因,由于腹瀉會使機體大量流失維生素和無機鹽等營養物質,導致患者身體虛弱、免疫力低下,此時除了補充無機鹽外,維生素的補充更加重要。而維他命分脂溶性和水溶性兩種,相比脂溶性維他命而言,WSV隨著機體水分代謝而代謝,不會在體內積累而導致毒性作用,更能有效補充營養、緩解中毒、調節機體成分平衡和增強免疫力,結合及時補液等對癥常規方法效果更佳。而與抗生素相比,WSV更安全健康,不會產生抗藥性,不會對兒童的免疫功能和身體造成危害。在治療的同時還應進行合理的護理,其對于監控患兒病情、去除病原因素和促進患兒康復也起到很大作用。
綜上,行WSV治療結合有效的護理干預能使CSDD患者的癥狀顯著改善,且能使患兒由于腹瀉而缺乏的營養元素得以及時充分的補充,更有助于CSDD患兒身體狀況的恢復,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雷光慧.小兒腹瀉病臨床治療之我見[J].求醫問藥(學術版),2013,11(1):187.
[2] 王霞.小兒重癥腹瀉40例臨床治療體會[J].中國衛生產業,2012,9(23):141-141.
[3] 金桂梅.小兒重癥腹瀉的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3):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