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總結妊高癥產婦臨床護理工作的要點與護理體會。方法: 選擇我院產科收治的88例妊高癥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則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比較兩組產婦產后子癇的發生率以及新生兒Apgar評分。結果: 觀察組無產婦出現子癇問題,新生兒評分為(9.6±0.2);對照組5例(11.36%)產婦出現子癇問題,新生兒評分為(8.3±0.3),觀察組結果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妊高癥產婦的護理工作應該注重連貫性與全面性,讓產婦的各方面需求都獲得關注與照顧,積極預防子癇問題的發生,通過護理質量的提高來保障母嬰健康。
關鍵詞:妊高癥;子癇;心理;痙攣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6-0242-01
妊高癥是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的簡稱,是孕婦妊娠二十周之后很容易出現的一種臨床癥狀,國外的發病率在7%到12%之間,國內發病率在9.4%左右[1]。該病主要是由身體動脈發生痙攣所導致,主要臨床表現包括水腫、高血壓以及蛋白尿等,嚴重時會出現視力模糊以及頭痛等癥狀。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會對孕婦造成嚴重影響,甚至存在致死的可能。為了保障母嬰健康,對于存在妊高癥病癥的產婦,臨床護理工作應該更加小心、謹慎,在盡早診斷的基礎上施行高質量的護理服務,確保產婦的順利分娩與嬰兒的順利出生。本文主要以我院妊高癥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對護理工作進行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選擇我院產科于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期間收治的88例妊高癥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入選產婦均符合第六版《婦產科學》中妊高癥的診斷標準 [2],年齡在25歲到3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7.8±3.4)歲。孕周在32周到38周之間,平均為(36.4±1.2)周。初產婦64例,經產婦24例,55例為中度妊高癥,33例為重度妊高癥。采用隨機分配的方法將以上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4例,兩組患者在年齡、孕周以及妊高癥程度方面的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主要包括產婦的飲食護理和基本護理干預措施。
觀察組則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包括心理護理、環境護理、健康教育以及圍生期護理等護理措施。第一,健康教育。以講座的形式讓產婦了解妊高癥的相關知識并引起產婦的重視,認識到孕期保健的重要性,更加留意如何減少以及消除孕期不良因素的影響,與護理人員一起防止意外的出現。第二,心理護理。對由于擔心妊高癥會對自身健康以及嬰兒安全造成影響的產婦,護士應該加強心理護理,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通過與患者溝通的形式幫助患者排解不良情緒,以此穩定患者血壓情況。第三,環境護理。重視環境對產婦身體狀態以及睡眠質量的影響,調整室內光線,避免強光的直射。控制室內溫度與濕度的適宜并減少噪音,確保產婦房間的安靜與舒適。第四,圍生期護理。共分為分娩前、分娩中以及分娩后三個階段,分娩前護士應該密切留意產婦身體狀態,監測尿量、呼吸、脈搏以及血壓。對癥處理產婦存在的嘔吐、眼花、水腫、胸悶以及頭痛等癥狀,做好急救準備工作。存在陰道流血情況的產婦還應該監測產婦的胎動、胎心以及宮縮情況。當產婦孕周超過38周之后應該盡早終止妊娠,結合患者具體情況確定分娩方式。產婦分娩時應該備齊急救藥物,盡量縮短第二產程并預防抽搐情況的出現。根據產婦病情的嚴重程度確定硫酸鎂藥物的用量,以緩解產婦的痙攣癥狀。產婦分娩后護士需要加強對血壓以及排尿情況的觀察,避免出現產后子癇問題,同時定時按壓產婦宮底觀察子宮收縮情況。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產婦產后子癇的發生率以及新生兒Apgar評分并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分析和處理以上研究數據,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形式(%)表示,進行檢驗,P<0.05時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無產婦出現子癇問題,新生兒評分為(9.6±0.2);對照組5例(11.36%)產婦出現子癇問題,新生兒評分為(8.3±0.3),觀察組結果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信息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子癇的發生率以及新生兒Apgar評分的比較[X±s][n/%]
3 體會
妊高癥室內產婦妊娠期特有并且常見的一種并發癥,起病隱匿病情發展較快,對母嬰健康造成重大威脅。大量臨床研究表明,疾病的出現除了與患者的身體狀況有關外,心理因素的影響也不可忽視。在妊高癥產婦的護理過程中,除了需要在產婦的飲食方面提供指導外,關注產婦的心理狀態并幫助其排解不良情緒也是護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3]。
本次研究的觀察組采取綜合護理干預,在飲食指導的基礎上通過健康教育、心理護理以及環境護理等措施來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讓患者在心理護理的作用下促進不良情緒的排解,并通過健康教育提高對妊高癥的正確認識,進而配合護士的護理工作,而環境護理的實施則可以為產婦創造安靜、舒適的空間,讓產婦心情舒暢。再配合圍生期護理措施的施行,患者的身體以及心理都獲得了全面照顧,觀察組產婦中沒有出現子癇的情況,低于對照組的11.36%,新生兒Apgar評分則高于對照組,護理效果因此得到提高。
綜上所述,妊高癥產婦的護理工作應該注重連貫性與全面性,讓產婦的各方面需求都獲得關注與照顧,積極預防子癇問題的發生,通過護理質量的提高來保障母嬰健康。
參考文獻
[1] 江艷華.妊高癥產婦臨床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及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3,03(15):108-109.
[2] 吉縈婕.優質護理方式在妊高癥產婦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3,12(25):219-220.
[3] 賀惠嫻. 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分析[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2(02):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