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能夠激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目前護理教學中存在課堂教學多為教師講授,學生接受的“滿堂灌”的單向灌輸式教學,學生自學討論少,培養能力少。這種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違背素質教育的要求。多層次、多樣化的人才培養目標需要多樣化的課程設置與相應的教學方法。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將多種教學方法優化組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拓寬知識面,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實用型高級護理人才。
關鍵詞:目標教學法;情感教學法;計算機輔助教學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6-0243-01
1 目標教學法
目標教學法,是一種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學目標為主線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的突出特點是教學活動過程中確立以理論為實踐服務的指導思想,注重知識的實用性,有的放矢地培養學生的期待心理,倡導教學過程中師生問的互動性,并以此來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同時,通過教師的導讀、點撥。學生的自學、思索,激勵學生為實現教學目標而努力學習,達到認知與技能同步收獲的目標
目標教學法要求授課教師在授課前,應根據有關課程的教學大綱。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理清該課程的知識體系,并明確各知識點及其所要達到的學習目標。在進行各知識點單元教學前。需預先告知學生該知識點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使學生形成一種對學習目標的 tL,理準備,從而作到有備而來。而在實現教學目標的過程中,則要不斷地設法引導學生向既定的教學目標接近,并在實現教學目標后與學生一起進行課堂總結,以便學生鞏固提高。由于基礎護理學實驗課為小班教學,故我們采用在小班群體中實施單元整體教學的教學結構,將目標教學法應用于“注射法”等基本操作技術,效果良好。
(一)教學目標制訂明確的教學目標,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教學最優化的前提,即所訂目標不能模糊,要清楚地標明學生預期要達到的教學要求。在分析護理學基礎課程總目標、熟練掌握各種注射方法的目標基礎上制訂出“注射術”教學的課堂目標。
1、 教學設計
(1)對象選擇本校兩個護理中專班。簡稱1班和2班
(2)方法采用啟發式及誘導創造性思維教學法,講解、示教、練習相結合,回示討論,測評矯正,提問并配合電教媒體進行教學測試。
(3) 過程課時分配實行講、示2小時,練習4小時,分2次完成。練習時,每2人或3人為一組,組輪換練習,每組床、模型人及操作用物各1套。每位教師輔導5組,巡視,個別輔導教學,按需放錄像。要求嚴格執行無菌注射原則,步驟正確,貫穿注意點,態度嚴肅,愛護模型。
2、教學方法
(1)啟發式思維教學目標教學采用啟發式思維教學,明確預告課堂目標。使學生明確教學要求;講解、示教中隨時啟發學生與教師同步思維,聯系無菌操作技術原則與護士道德要求;練習時啟發學生動手、動眼、動嘴、動腦。
(2 )目標教學誘導學生思維為使學生理解性敘述無菌注射術的原則,掌握各種注射術的目的、方法,讓其思考:注射術有哪些原則為何注意這些?并鼓勵他們競爭性發言,對其表達的信息予以肯定,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環環緊扣課堂目標,實施講、示、模、練、測、評一體化整體教學,并恰當穿插電教媒體,以實現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提高教學質量。
(3)及時測評矯正理論講授、操作演示后,學生模擬操作,教師應巡查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情況,因人矯正,個別問題個別指導,共性問題集體糾錯。注射術課堂最后1學時以5個實習小組為單位回示討論,強化正確手法,測評矯正,通過知識性、技能性、情感性目標評價手段,測評學生是否達標,未達標者個別輔導,反復示教、訓練,使學生既知又會,掌握正確的操作手法,增強了動手能力。
2 情感教學法
種教學方法要求教師事先設計教學環節,導演活動,使學生寓教于樂,課堂活而不亂,充分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豐富的想像力。我們在護理學基礎的入門課——緒論中以及患者出入院護理中融入了情感教育的手段,如在課堂中根據患者在不同時期的心理反應,設置問題情景,讓學生親身扮演情景的各種角色,然后以小組式開展充分的討論,學生以真情實感去體會患者的痛苦,學會采用親切婉轉的語言技巧,作好解釋、安慰工作,進一步融洽護患關系,加深對護患溝通技巧的理解。通過角色扮演,感受患者的痛苦,并能因人施護,為不同患者提供不同的健康教育,驅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調查結果以問卷的形式進行。隨機選取1、2班學生共50人,占學生總數的50%。從調查的結果看,70% 的學生喜歡教學中采用情景式教學方法,認為該方法新穎,能夠激發學習興趣,能身臨其境,體驗患者角色。它縮短師生問的距離,調動學生的潛能,充分展現學生的才能,有利于教學的雙邊互動,提高教學效果,創造了一個廣闊、活躍、情理交融的教學環境。
3 計算機輔助教學教學法
是一種嶄新的教學形式,它集文字、聲音、圖片、動畫、錄像為一體,畫面優美,色彩柔和,操作簡便,直觀性強,彌補了在傳統教學過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師決定的單調教學的不足。
教師提前在計算機上作好充分準備,從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教學步驟,甚至學生做的練習上設計教學環節,按不同的教學內容制作具有想像力的幻燈片。這樣減少了以前課堂教學教師在黑板上寫字、繪圖花費的大量時間,代之以生動、活潑的版式和規范的文字,更加貼切、直觀的圖示,尤其是侵入性實踐操作項目如動靜脈穿刺、導尿術、吸痰術等,更體現了它的優勢;如在鼻飼術中,消化道的解剖生理一目了然,加強學生在插管的過程中的感性認識。我們在1班和2班2的學生中實施了部分CAI課件的教學。有90%以上的學生持歡迎態度。實踐表明,這種現代化教學設備應用于教學方法的改革過程。充分調動了師生的積極性,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大量實踐表明,如果教學缺少了適合學生特點和教材內容的教學方法,效果會很差,教學任務很難完成。多種教學方法的應用,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自學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更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也體現了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可見,教師正確地選擇和不斷地改革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水平,達到教學目的的根本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