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觀察單孔腹腔鏡輸卵管結扎術患者實施心理護理的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2月~2014年3月到我院計劃生育科接受單孔腹腔鏡輸卵管結扎術患者120例。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心理護理干預。結果:觀察組SAS評分為(38.21±5.62),對照組SAS評分為(45.21±6.21),觀察組S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單孔腹腔鏡輸卵管結扎術患者采取心理護理進行干預,獲得較為理想的效果,明顯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計劃生育;單孔腹腔鏡輸卵管結扎術;心理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6-0244-02
單孔輸卵管結扎術具有明顯效果、操作簡單等優勢,被廣泛地應用在基層醫院計劃生育工作中[1]。由于計劃生育患者對手術預后存在疑問,常在手術前有著緊張恐懼的心理,同時還會發生不良反應,對術后轉歸以及手術效果產生影響。本文隨機抽取最近3年到計劃生育科接受單孔腹腔鏡輸卵管結扎術120例患者,以自愿為原則,分別采用不同護理措施進行干預,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隨機抽取我院2014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120例單孔腹腔鏡輸卵管結扎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年齡在23~42歲之間,中位年齡(32.3±2.1)歲。本組研究對象在接受手術前均詳細了解病史,進行常規體格檢查,排除有手術禁忌癥的患者,患者在接受手術前均需要簽訂知情同意書。征求患者意愿后,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60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的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具有比較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術后給予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在對照組患者的護理基礎上采取心理護理措施進行干預,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2.1 手術前心理護理干預:
護理人員應該以熱情的態度接待患者,良好的構建醫患關系,獲取患者的信任,對于需要接受手術治療的育齡患者,應該對其基本情況詳細的詢問,對手術者心理焦慮的因素詳細的了解,對患者心理的訴求認真的傾聽,良好的疏導患者,使患者心理抵觸、顧慮情緒得到全面消除。對于患者在手術前提出的疑問,應該進行針對性的解答,有著鮮明的結論以及明確的言語,使患者明白手術具有可靠性、安全性,對日后的性生活、工作、健康等不會產生影響。
1.2.2 手術中心理護理干預:
因為手術室的環境相對特殊,患者在進入手術室后心理常呈現擔心、懷疑、恐懼、緊張等情緒,導致發生答非所問、心率增快、血壓增高等癥狀。因此,巡回護士在接待患者時應該有著溫和的態度,詳細的對患者進行疏導,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合理的通過暗示、說明、鼓勵等方式讓患者良好的與手術配合。通過慢節奏深呼吸、放松以及想象等方式使患者注意力得到分散,使患者接受手術時心理緊張情緒得到降低[2]。手術室護理人員應該時刻陪伴在患者身邊,不僅要采用語言對手術者進行安慰,同時還應該通過保暖、擦汗等肢體語言給患者信心,確?;颊唔樌瓿墒中g。
1.2.3 手術后心理護理干預:
完成手術后,醫護人員攙扶患者進入病房觀察,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監測,對患者疼痛程度、皮下有無血腫、傷口滲血等情況進行觀察,對于患者手術后存在的疑問,應該叮囑其良好的休息以及重視影響,采取對患者關心以及交談等,將患者思想上存在的顧慮全面消除,加快患者康復的速度。
1.3 臨床效果判定標準:
通過1979年Zung制定的焦慮自評量表(SAS)對患者的焦慮程度進行評價,其中包括20個條目,根據1~4分的標準進行評價。50分作為SAS的標準分,屬于陽性臨界值,高于50分的則表示有明顯焦慮。
1.4 統計學分析:
通過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本組研究數據進行分析統計工作,通過t檢驗組間數據對比,X2檢驗率(%)的對比,若P<0.05,則表示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手術前SAS評分對比沒有統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術后S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SAS評分干預前后改善情況
3 討論
由于患者術前心理改變對手術效果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不良心理情緒會造成神經功能失調等癥狀。因此,單孔腹腔鏡輸卵管結扎術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能夠使患者對手術相關信息有著全面的了解,讓患者學會采用咳嗽、深呼吸、放松等方式緩解情緒,使患者焦慮的心理得到消除,確保順利完成手術。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應用心理護理,能加快患者康復的速度。
參考文獻
[1] 么冉,趙艷,陳永杰.心理干預在婦科術前病人心理護理的效果研究[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0,6(02):322-323.
[2] 井麗君,張志霞.心理干預在急診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4(35):362-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