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討不孕不育患者生殖道支原體感染狀況及耐藥情況。方法:本研究于2013年1月~2013年12月對424例不孕不育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標本進行了UU 和MH 的感染檢測及藥敏分析,目的在于監測支原體對藥物的耐藥性和敏感性,為合理用藥提供參考。結果:經統計學分析研究組的支原體感染率明顯高于對照組(χ2=9.67,P<0.05)。支原體對米諾環素最敏感,本次藥敏實驗結果顯示其敏感率最高,達81.35%,其次是多西環素,敏感率為78.24%;而對沙霉素、克拉霉素、紅霉素、羅紅霉素和阿奇霉素等大環內酯類交抗生素的耐藥率達到30%以上,對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司帕沙星等喹諾酮類抗生素的耐藥率則達到60%以上,其中對環丙沙星的耐藥率最高,達69.95%。結論:支原體對喹諾酮類和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耐藥率較高,而對米諾環素、多西環素等四環素類抗生素較為敏感,所以臨床治療時必須進行相應的藥物敏感性試驗,合理使用抗生素。
關鍵詞:不孕不育;生殖道;支原體;感染;耐藥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6-0271-02
本研究于2013年1月~2013年12月對424例不孕不育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標本進行了UU 和MH 的感染檢測及藥敏分析,目的在于監測支原體對藥物的耐藥性和敏感性,為合理用藥提供參考,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3年1月~2013年12月對在我院生殖門診就診診斷為不孕不育的患者424例作為研究組,其中男性42例,女性382例;年齡22~41歲,平均年齡(28.49±6.12)歲;入選的不孕不育患者均有正常的性生活,夫妻雙方均排除器質性疾病和內分泌代謝疾病,在接受檢查前一周內未使用過任何抗菌素類藥物。另外,選擇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體檢的健康育齡夫婦50對作為對照組,均為2年內有過生育史,年齡22~42歲,平均年齡(28.51±6.22)歲;經統計學分析研究組和對照組的年齡比較均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1)標本采集男性患者用無菌拭子尿道口內2~2.5cm 處分泌物,女性用陰道窺器暴露宮頸,用無菌棉拭子取宮頸分泌物送檢[1]。(2)檢測方法:取得的標本立即放入無菌試管內送檢,解脲支原體(Uu)和人型支原體(Mh)檢測均采用培養方法,所用試劑為法國生物梅里埃產品,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和結果觀察,所有試劑均在有效期內且同時做陰性、陽性對照[2]。陽性者進行藥敏試驗。
1.3 統計學方法:本研究采用IBM公司的SPSS19.0軟件進行χ2檢驗。檢驗水平α=0.05。
2 結果
2.1 兩組支原體感染率的比較: 研究組患者中共檢出支原體感染170例,占40.09%(170/424),其中單純Uu 125例,單純Mh 18例,Uu+Mh27例。對照組中檢出支原體感染23例,占23.00%(23/100),其中單純Uu 15例,單純Mh2例,Uu+ Mh6例。經統計學分析研究組的支原體感染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9.67,P<0.05)。
2.2 支原體耐藥情況分析: 由表1可知支原體對米諾環素最敏感,本次藥敏實驗結果顯示其敏感率最高,達81.35%,其次是多西環素,敏感率為78.24%;而對沙霉素、克拉霉素、紅霉素、羅紅霉素和阿奇霉素等大環內酯類交抗生素的耐藥率達到30%以上,對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司帕沙星等喹諾酮類抗生素的耐藥率則達到60%以上,其中對環丙沙星的耐藥率最高,達69.95%。
表1 193株支原體對10種抗生素的藥敏結果 [例(%)]
3 討論
生殖道支原體感染是引起不孕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成人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其中解脲支原體(Uu)和人型支原體(Mh)最常見[3]。支原體粘附在泌尿生殖道的上皮細胞表面的受體上而引起細胞損害,可引起女性生殖腔道的慢性炎性、粘連與阻塞;還可以粘附于精子表面,可引起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慢性前列腺炎、附睪炎與精囊炎[4、5]。本研究于2013年1月~2013年12月對424例不孕不育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標本進行了UU 和MH 的感染檢測及藥敏分析,目的在于監測支原體對藥物的耐藥性和敏感性,為合理用藥提供參考。研究結果顯示支原體感染,特別UU 感染可能是引起不孕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支原體對喹諾酮類和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耐藥率較高,而對米諾環素、多西環素等四環素類抗生素較為敏感,所以臨床治療時必須進行相應的藥物敏感性試驗,合理使用抗生素。
參考文獻
[1] 龍峰.不孕不育患者生殖道支原體感染狀況及耐藥性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1,8(19):156-157.
[2] 錢永霞.不孕不育女性患者支原體感染及耐藥情況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0,3(22):77-78.
[3] 張蔚,王玉慶,耿琳琳.不孕不育患者支原體感染狀況及藥物敏感結果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2,20(3):193-196.
[4] 曾靜.不孕不育女性生殖道支原體感染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24):191-194.
[5] 袁學文,盧南玉,劉月薇,等.基層醫院不孕不育女性患者支原體感染及耐藥情況分析[J].中國藥業,2013,22(17):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