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6-0302-01
決定分娩的因素有產力、產道、胎兒、精神因素四方面,其中產力和產道可受精神因素的影響,而產力的強弱可影響胎方位的改變。因此精神因素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分娩。焦慮是一種常見的負性情緒反應,是個體對所面臨的潛在威脅產生恐懼和憂慮的一種復雜的心理應激反應。
產婦焦慮的發生主要與社會、心理等諸多因素有關。
分娩對所有孕婦而言,都是一個未知的狀況。對未知的恐懼與害怕,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產婦無法確認自己能否安全度過分娩而擔憂,也為無法確保胎兒的健康而煩惱。此時,她的情緒十分復雜,期望結束妊娠,又怕自身及胎兒健康受威脅。有妊娠合并癥的婦女恐懼更加嚴重。因此產婦在這一時期產生的恐懼、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不同于非孕期,并在此階段達到高峰。
產婦的焦慮程度對分娩過程有重大影響。0分娩時一重大應激事件,孕婦在面臨分娩這一關鍵時刻,如果沒有充分的心理準備,產婦的緊張、恐懼和焦慮等不良情緒將伴隨產婦進入產程。壓力和焦慮會引發神經內分泌系統的連鎖反應。它會激發交感神經系統,使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心跳加快、心排出量增加及血壓上升;同時也使去甲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周圍血管收縮,而使子宮的血液供應減少,間接影響到胎兒、胎盤、子宮肌層的氧供,使胎兒宮內缺氧。
壓力、焦慮還會肝臟分解肝糖原、釋放葡萄糖以滿足身體的需要;使支氣管擴張、呼吸加速,以供應更多的氧氣;刺激下丘腦分泌腎上腺素釋放激素,以引發腦垂體釋放促腎上腺素,刺激腎上腺皮質釋放糖皮質激素,使血糖升高。腦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以保留水分,排出鉀離子,鉀的丟失會減少子宮肌層的活動。長時間或過度的壓力、焦慮會使上述過程持續存在,使葡萄糖儲存減少,子宮收縮時缺乏可供使用的能量,致產程延長、剖宮產率增高并使產后出血發生率增加。
產婦所經歷的恐懼、焦慮和疼痛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并引起持續、高水平的應激反應,直接威脅到母嬰健康。恐懼、緊張會導致產婦對疼痛的閾值降低,身體的釋放較多的兒茶酚胺,使身體倍感壓力。產婦的焦慮程度越重、應激反應越大,產婦的陣痛越加劇。不斷重復上述的機制,最終導致子宮收縮乏力、產程延長及胎兒窘迫等狀況。
從產婦入院時護理人員就應面帶笑容,目光親切,熱情大方;注意傾聽產婦的陳述,仔細做好各項產前檢查,盡量回答各種詢問,詳細告知如何去做,使產婦一進院門有種賓至如歸之感。這樣產婦覺得醫務人員是有知識的,是負責的,是可依賴的。
從規律宮縮開始到宮頸口開全,這一期產婦陣縮痛,除個別精神緊張外,一般均能忍受,但產生焦慮情緒,盼望盡快分娩。雖然陣縮痛的程度和表現有差異,有的產婦能夠控制在宮縮時僅低聲呻吟,而有的卻大喊大叫。不少產婦常詢問是否會難產渴望見到親人,希望醫務人員守候在床邊。因此護理人員要根據自制力強弱分別做好心理護理。對自制力強的要多鼓勵,并勸導及時反映自己的不適,以免忽視意外情況發性。對自制力強的則多巡視,多安慰不要對她們表現出厭煩感,不講傷害產婦的話,盡可能留在身邊,給喂水喂飯,幫助擦凈羊水及分泌物,握住產婦的手,使產婦感覺到醫務人員對她的關心、照顧,在心理上增強了對疼痛的耐受性,獲得了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