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培育發展,吳忠市非公有制經濟不斷壯大,結構日趨優化,技術進步與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對區域經濟的帶動、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全市非公有制經濟呈現出快速穩步健康發展的態勢。截至2013年年底,全市個體工商戶達到41550戶,非公有制企業達到7150家,占全市企業總戶數的99%,增加值占全市GDP的70%,同比增長14%;稅收19.5億元,占全市稅收的60%,同比增長15%。在非公有制企業中,從事工業生產的企業1750戶,占全市非公企業的28.7%,主要分布在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包裝印刷、羊毛絨加工、紙制品業、建筑建材、農副產品加工、化工等行業,已形成了一定的聚集效益和競爭優勢。
為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吳忠市成立了市委書記任組長、市直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全市發展非公有制經濟領導小組。2013年7月,召開了“全市優化發展環境暨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大會”,印發了《關于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從放開投資領域、放寬準入條件、加大財政扶持、減輕稅費負擔等18個方面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做大做強。
在支持工業企業發展上,市財政每年安排3000萬~4000萬元,從鼓勵企業擴大銷售、技術創新、人才引進、上市融資、創建品牌等18個方面對非公有制工業企業進行全方位支持。2014年上半年,全市用于支持工業發展資金1.03億元,大部分用于非公有制工業企業,其中,市本級2300萬元,青銅峽市3858萬元。
在引導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產業發展上,研究制定了《清真產業園清真行業生產標準》,監督指導企業加強原料監管、規范工藝流程,確定紅山河、德富勝等33家企業為清真(HALAL)認證標準化生產試點企業,伊利等10家企業為工業旅游示范企業;幫助寧楊、伊寧和等24家企業通過了寧夏清真食品國際貿易認證中心審核,獲得了《寧夏清真食品認證書》。加速推進金積工業園區清真產品檢測中心建設,為清真產品走出國門提供全方位檢測服務和安全保障。
在執行稅收減免政策上,全面落實“營改增”試點范圍和“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企業全額免征企業所得稅”等19項稅收優惠政策。2014年,全市共減免(退)稅1.8億元,占全市稅收收入的10%,其中涉及非公有制經濟減免稅收1.3億元。
在推進非公有制企業入園政策上,先后投資3.4億元,規劃建設了金積、弘德等6個工業園區創業孵化園,已建成標準化廠房285棟,在建標準化廠房28棟。對新入園創業企業,取消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同時每年安排一定數量的資金用于廠房租賃補貼。清真產業園區建設項目實現“零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