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以來,鹽池縣認真貫徹區、市決策部署,堅持以深化改革、加快轉型為主線,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以壯大縣域經濟實力和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群眾福祉為著力點,突出做好工業、生態、特色“三篇文章”,加快建設富裕、民生、和諧、美麗“四個鹽池”,深入實施工業強縣、生態立縣、產業興農、商貿活縣、城鄉統籌“五大戰略”,建立了由縣委主要領導牽頭抓總,人大、政府、政協主要領導分塊包抓,縣委、政府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全力打好爭項目爭資金和招商引資、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城市建設及重點項目建設等“十二場硬仗”的“1+3+12”重點工作推進機制,全縣經濟社會繼續保持持續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態勢。2014年上半年,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1.5億元、增長8.9%,1~8月,全縣預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1.7億元、增長20%,縣級公共財政預算收入達到6.5億元、增長44.6%。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7.5%和12.1%。
富裕鹽池
始終堅持把爭項目爭資金和招商引資作為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第一要事,以“項目建設年”為主題,采取周調度、月排名、季觀摩等措施,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截至8月底,全縣共爭取各類項目資金14.1億元,完成22億元目標任務的64%;招商引資落地項目86個,實際到位資金55億元,完成70億元目標任務的78.6%,60個市、縣級重點項目全面開工建設。爭項目、爭資金和招商引資工作在吳忠市上半年效能考核中均位居第一。
工業經濟快速增長成為經濟發展“主引擎”。緊緊圍繞市委提出的工業優勢再造戰略,深入開展“工業發展轉型升級年”活動,專門拿出5000萬元資金,用于支持園區建設和企業發展,以縣城工業園為主的“一園五區”承載能力日益增強,油氣化工、煤炭開發、新能源、新型建材“四大支柱產業”帶動能力不斷增強。以圍繞寧東、配套寧東規劃建設100平方公里高沙窩工業集中區,啟動光伏發電示范園,被國家能源局列入大型光伏發電基地開發規劃。目前,道路、供水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閩寧產業園、天利豐切割液等在建項目加快建設;光伏發電示范園已有45家企業申請入園,22家簽訂了入園協議,“5+2”工業格局基本形成。1~8月,全縣新增規模以上企業4家,累計達到38家,規模以上企業預計完成總產值44.8億元、同比增長22 %,實現工業增加值13.8億元、同比增長25%。“工業強縣”目標逐步實現。
特色產業提質增效成為農民增收“主渠道”。全面啟動規劃建設以304省道為軸線、總面積3100平方公里的中部現代草畜產業示范帶,優質牧草種植達30多萬畝。持續加大對灘羊、甘草、牧草特色產業扶持力度,力促特色產業走規模化、集約化和高端化發展路子。截至8月底,新引進多司得等灘羊養殖企業4家,新建規?;B殖園區16個,組建基礎母羊核心群7.5萬只,灘羊飼養量達到240萬只。以灘羊為主的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60%以上,農民人均來自灘羊產業的收入達1800元,占總收入的1/3。
第三產業活力凸顯成為經濟繁榮“新優勢”。圍繞打造跨省際區域物流集散地的目標,大力發展商貿物流服務業,通用機場加快建設,年底有望投入運營;汽車城、永生物流等物流園區服務設施不斷完善?!肮砰L城·紅老區·綠鹽池”特色旅游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1~8月,全縣預計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2億元,同比增長12.5%。
民生鹽池
發展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
2014年上半年,全縣民生投入占財政支出總量的80%以上。投資10.9億元,實施了縣城棚戶區改造、新區開發、教育文化衛生等一批民生項目。在棚戶區改造中,抽調100多名工作人員分成5個工作組,挨家逐戶摸排、廣泛宣傳發動,召開30多場次居民代表座談會、聽證會,成立縣領導任組長的3個征收組,明確責任、包戶到人,帶感情、帶政策、帶征收安置補償方案,動員工作最多的一戶達20多次,最遠到深圳,做到了依法征收、文明征收、陽光征收、和諧征收。目前,棚戶區改造已簽訂拆遷協議1715戶,占總拆遷戶數的99.1%,支付補償資金3.4億元。醫療綜合改革穩步推進,群眾大病二次報銷政策與大病醫療保險順利接軌。持續加大教育投入,鹽池高級中學、三中、二幼等58所各級各類學校全部新建或改建,籌資320多萬元重獎優秀師生,尊師重教的氛圍更加濃厚,高考成績連年提升,中考成績位列全市第一。新修農村道路318公里,全縣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2500多公里。全縣農村年內實現100%通水。
和諧鹽池
民心順,則天下和靜。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縣委書記、縣長帶頭開展“五個走一遍”和“十聯系”活動,縣級領導干部包鄉駐村,千名機關干部下基層訪民情。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646個具體問題和訴求,整合資金3.6億元予以解決,建立了“民有所需,我有所應”的長效機制,真正讓群眾看到了動真碰硬的實際行動。
扎實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優化發展環境、“智慧縣城”等專項改革,行政審批事項改革壓茬推進,審批事項和平均辦結時限分別減少60%以上。建立完善了電子監察、政務服務、便民服務“三位一體”的服務平臺,實現服務全程電子跟蹤,努力為群眾提供高效快捷便利的服務。
深入推進平安鹽池建設,扎實開展信訪矛盾化解,推行縣領導大接訪制度,集中化解信訪積案25件,進京非正常上訪為零。全國文明縣城創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宗教場所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等工作扎實有效,“法官村官雙助理”聯動機制得到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的充分肯定,縣檢察院榮獲“全國模范檢察院”稱號。
美麗鹽池
堅持生態立縣戰略不動搖,以開展國家生態重點功能區試點工作為抓手,大力實施禁牧還綠、造林增綠、產業興綠工程,扎實開展春秋造林綠化、全民義務植樹活動,高標準建成了城北防護林三期、高速公路出入口綠化等一批精品工程,完成人工造林7萬畝、主干道路大綠化1.3萬畝、封山育林20萬畝,補播改良草原25萬畝,以萬畝生態園、城北防護林為核心的環城5公里生態圈初步成形,年揚沙天氣由5年前的29次降到今年的9次,全縣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改善,林木覆蓋率和植被覆蓋率分別達到31%和68%。
城鄉建設步伐加快。啟動實施了新區開發、古城墻修復和圍城墻帶狀公園等28項建設工程,總投資達到30多億元。城市功能不斷增強,城市品位不斷提升。大水坑、惠安堡等中心集鎮的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青山村等6個美麗村莊正在加緊建設,移民新村、美麗村莊、特色村寨已達30多處,年內全縣居住在偏遠、條件艱苦地區的群眾將全部搬進整潔靚麗的新家園。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鹽池縣將在區、市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著力推動“轉作風、抓發展”活動,全力抓好兩大任務、重點項目建設、工業經濟、特色產業,奮力奪取“兩場賽跑”的新勝利,努力建設富裕、民生、和諧、美麗新鹽池,開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輝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