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治區黨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確立的《決定》,從我區深化改革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全局和實現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的實際情況出發,為全區人民描繪了富裕寧夏、開放寧夏、和諧寧夏、美麗寧夏的動人畫卷。這不僅是一幅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的宏偉藍圖,也是指引未來一個時期我區深化改革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行動指南。全會提出:“要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營造開放環境。”通過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努力營造西部最優、比東部更優投資發展環境。寧夏要發展,必須把投資發展的“軟環境”打造得更好更優。這樣才能形成投資發展的洼地、企業發展的福地、干事創業的基地,贏得發展先機。
被稱為全區2號工程的寧夏生態紡織產業示范園,以“一園兩區”布局、十大項目支撐,是全區結構調整的重頭戲,是輕紡產業升級的神來之筆。巨大廠房拔地而起,施工現場熱火朝天。開工短短1年,兩個世界級現代化紡織城在銀川賀、靈兩地奇跡般崛起,令人遠觀振奮,近睹驚嘆!
生態紡織園靈武園區一期由中銀絨業建設。園區占地面積2000畝,開闊氣派。在134萬平方米的土地上,豎起60萬平方米的建筑,一座座已完工的新廠房井序排列,框架或鋼構結構外掛石材,國際一流標準。 六大項目三大板塊,領銜的自然是羊絨: 20梳20紡羊絨紗線、210萬件羊絨服飾、220萬米羊絨羊毛面料、500萬件羊絨衫。這4個項目投產后,中銀將超過其他企業,坐上中國羊絨第一把交椅。園區二三板塊為高檔羊毛、亞麻產業,項目是3萬錠精紡羊毛紗線和3萬錠高支亞麻紗/1300萬碼亞麻面料。成為“軟黃金”巨頭的中銀絨業并不滿足,又瞄準四季服裝國際品牌供應商之座椅,一腳邁進被稱為“纖維皇后”的亞麻行業和市場份額更大的羊毛行業。誰說經濟下行,且看我英雄出手!
靈武園區總投資84億元,用工8000人。秉承中銀一貫大手筆風格,所選設備95%進口,都是世界最新一流裝備。2014年6月12日,500萬件羊絨衫項目C1車間首先投產,此時,距2012年12月27日靈武園區開工僅17個月零15天。這被譽為“銀川速度”“靈武速度”,更是“寧夏生態紡織園夢想成真”的速度。
2013年4月18日,寧夏生態紡織園賀蘭園區與山東如意集團簽訂了入園合同。7月25日,如意科技時尚產業工業城在賀蘭園區開工。一期占地2038畝,廠房68.2萬平米,建設棉紡、面料、服裝三個板塊四大項目: 30萬噸如意紡高檔紡紗、2萬噸精梳紗線、1億米高檔面料、3000萬件服裝。總投資75億元,用工7000人,達產后可實現產值113億元。
進入賀蘭園區,給人以震撼之感,一個車間就有6萬多平方米,排列整齊的廠房全部外掛淺綠色鋁塑板,彰顯出園區生態、綠色之主旨。紡紗項目2號車間100臺12萬錠國內最先進的細紗機已試生產。至此,賀蘭園區從開工到第一個項目投產,僅僅用了13個月零3天!預計年底1、 2、4、6號車間都將投入生產。
山東“如意”入駐,使寧夏有了大棉紡項目。兩個園區產業互補,比翼齊飛,構建起羊絨一馬當先,棉紡、毛紡、亞麻、服裝緊隨其后,化纖蓄勢待發的全新局面。生態紡織園帶著寧夏紡織變身高富帥。中國現代化紡織基地的旗幟能在寧夏大地飄揚,我們深感振奮!2014年山東如意10萬頭全自動氣流紡高檔紗線、25萬錠高檔精梳紗線兩個項目落戶賀蘭生態紡織園,中銀絨業4萬錠亞麻紡織落戶靈武生態紡織園,印證了寧夏除羊絨外還可以發展新型棉紡、麻紡工業的預言。投產后棉紡產能為24萬噸高支棉紡紗線,是過去銀川棉紡廠產量的60多倍!亞麻產能為過去寧夏亞麻廠的10倍。新項目還引進了國際最先進設備,產品檔次質量不可同日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