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世紀90年代初羊絨飄洋過海,到今天羊絨制品風靡全球,中銀絨業走出了一條極具寧夏特色的羊絨產業新絲綢之路。
“嘴角上揚”的資本
回眸一瞥,中銀絨業征戰海外市場已近20年。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讓世界經濟重新洗牌,英國鄧肯紗廠面臨資金鏈斷裂的困局而遍尋“東家”。意欲在國際舞臺上大展拳腳的中銀絨業果斷抓住這一良機。
2009年10月28日,中銀絨業正式與鄧肯紗廠簽約,以1.2億元半價收購鄧肯紗廠,包括固定資產以及品牌、技術、銷售渠道和客戶關系。收購后,中銀絨業雇用英方197名管理人員和雇員。此次并購案引起國內外媒體高度關注。有外媒報道:“全球紡織界感到很‘吃驚’,紛紛打問‘中銀絨業是誰?”“借助這種品牌并購迅速上位是中國企業迅速擴大海外影響的可取之道。”后來,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中銀絨業以成本優勢“聯姻”鄧肯紗廠的品牌和技術優勢,撬起國際羊絨高端市場。
今天談起這次并購案,馬生國興致不減當年:“并不是有錢就能買到具有140年歷史的鄧肯紗廠,國際經濟風云變幻,機會稍縱即逝,一旦鄧肯紗廠喘過氣來,今天拿出5億元也買不來,這就要看當機會擺在你面前時,你有沒有眼光和勇氣了。”一個民族企業由弱變強,為馬生國贏得了“嘴角上揚”的資本。
馬生國說,生態紡織園建成后產值達100億元,規模和產值相當于再建兩個中銀絨業。占地2000畝的生態紡織園在原有羊絨紡織板塊基礎上,延展羊毛、亞麻等板塊,建成世界高端天然纖維制品生產基地,可解決1萬人就業。中銀絨業打造全球羊絨帝國的勃勃“野心”呼之欲出。
“走出去”三步曲
從原材料出口企業到國際羊絨巨頭,近20年時間,中銀絨業艱辛攀登國際市場,演繹婉轉悠長的三步曲。
中銀絨業“走出去”的第一步可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初?!拔业牡谝还P出口生意是和英國人做的,當晚激動得睡不著,想了很多?!碑斈?,馬生國這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對做出口生意有了更多的盤算,產品出口階段從此起步。
后來,憑借對原料市場的壟斷地位,中銀絨業出口無毛絨、絨條數量連年上漲,到2004年,出口首次排名全國第一。2008年起,中銀絨業邁出了實質性的第二步,“走出去”戰略大幕真正拉開。馬生國堅信,只靠出口原材料,產業永遠長不大,出口再多,也只能從別人碗里討得一杯羹,只有到國際市場的“大海里游泳”,才能成為世界羊絨領域的領頭羊。他補充道:“羊絨作為高端產品,其內生需求也決定羊絨產業必須走出去?!?/p>
仔細梳理中銀絨業“走出去”的路線,可以看出其進軍海外的打法,憑借英國鄧肯紗廠這個高“跳板”,以“居高臨下”之勢,迅速“跳”入歐、美、日等國際市場,海外擁有5個全資子公司。
2008年,選擇經濟前沿陣地香港打頭陣。
2009年,收購鄧肯紗廠,利用鄧肯紗線品牌對接香奈兒、古馳、愛馬仕等頂級奢侈品牌,打通國際高端銷售渠道。
2010年,在亞洲最大的羊絨消費國日本設立子公司,目前,中銀絨業的羊絨成衣占據日本80%的市場份額。
2012年,在美國紐約設立全資子公司,并且開設高端品牌“TODD DUNCAN cashmere”專賣店。
2013年,在柬埔寨建工廠,200萬件羊絨衫項目于當年投產。
中銀絨業海外發展勢頭迅猛,2012~2013年,羊絨紗線、羊絨制品連續2年全國出口第一。
當時有人猜測,或許下一步,馬生國可以放慢腳步,但回族商人的秉賦和永不自滿的性格讓馬生國向前又邁出了第三大步,他瞄準國際高端天然纖維制品市場,投資23億元建起了生態紡織園,向全球化品牌戰略目標邁進,顯現“買全國、賣全球”的信心和氣魄。
如今,中銀絨業正乘坐國際市場航母,揚帆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