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勃艮第,已然被它的無數崇拜者所征服,當波爾多的葡萄酒逐漸被淪為“大路貨”,勃艮第酒卻走下“神壇”,在國內悄然盛行。它的身份地位、它的分級、它的口味、它的價格、它的一切,人們再談起它時已經信手拈來。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舌尖品著波爾多的紅酒,心里卻想著勃艮第?!边@是一個葡萄酒圈的戲謔之言,不過卻也生動反映出許多人對于勃艮第這個產區的向往。
勃艮第離無數愛酒之人的心很近,但現實中很多人無緣與它近距離接觸。有人說它是神秘神圣的,有人說它是至高無上無法觸及的,也有人說它只是一個普通葡萄酒產區。勃艮第就像一個羞澀的少女,不愿向世俗展露她的真面目,這一點和波爾多的“毫無保留”不同,或許正因為如此勃艮第才給人們留下略帶神秘和高高在上的印象。其實,它和其他葡萄酒產區一樣,我們都應以平常心來面對……那么在如今葡萄酒愈加平民化的今天,該怎么解讀“勃艮第”才最得當?
勃艮第,西歐歷史地區名,各歷史時期所指各異。多指除十七和十八世紀法國勃艮第省外,另擁有其他廣大領土的兩個王國和一個公國。在汝拉山脈和巴黎盆地東南端之間,為萊茵河、塞納河、盧瓦爾河和羅訥河之間的通道地區。
勃艮第歷史悠久,風景優美,出產美酒。它吸引著世界各國的慕名者前往,包括許多中國人,他們帶著不同目的前往勃艮第,也都有不同收獲。特別是近些年,一些“慕名者”逐漸摒棄了之前欣賞、朝圣的心態,而是希望以更直接的方法與它親密接觸甚至歸為己有,不只是勃艮第,在法國的波爾多,我們同樣看到許多酒莊被稱為中國人的私有財產,來自這里的美酒也源源不斷地進入龐大的在中國市場。
今天的勃艮第,已然被它的無數崇拜者所征服,當波爾多的葡萄酒逐漸被淪為“大路貨”,勃艮第酒卻走下“神壇”,在國內悄然盛行。它的身份地位、它的分級、它的口味、它的價格、它的一切,人們再談起它時已經信手拈來。曾經的勃艮第是物質至上社會的一片凈土,于寧靜中釀出好品質,但是它怎抵得住人們的狂熱追捧,今天,勃艮第已經被“入侵”,酒還是好酒,但不再無法觸及,高傲無端。好品質就是要平易近人才得人心。
目前,勃艮第葡萄酒在中國市場上以開放的姿態來迎接消費者,但“高大上”的勃艮第葡萄酒在推廣和營銷中也遇到了很多問題。筆者在采訪中得知,勃艮第葡萄酒進入市場伊始定位頗高,消費群體較為局限,大眾消費者望而卻步,只能面對高端群體;另外,雖然它已經贏得很大一部分消費者的認可,但在真正品鑒中仍需要專業指導。
勃艮第葡萄酒正款款向我們走來,帶著它獨到的風土氣息和高貴的品質,純粹的自我和不羈的心態,距離我們更近了。我們則仍要帶著嚴肅的態度和平常心來面對,應市場所需,滿足消費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