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業評價要注重學生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的結合,反映學生發展的過程性評價,實現評價目標多元化、評價手段多樣化,全面反映學生地理學業的綜合成績。
關鍵詞:地理評價;基本理念;體系構建;實踐方法
一、地理新課程評價體系的基本理念
1.關注學生的未來發展。課堂教學應多關注學生的自我認識能力、學習能力、交往能力。
2.關注學科特色與教學效能。運用地圖和圖表學習是地理學科教與學最基本的特色,在地理課堂教學中要充分體現這一點;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不僅要關注所教的知識,還要關注學生的能力和情感態度。
二、新課程對學生評價的要求
1.轉變以往的地理學習方式,注意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地理實踐能力、主動學習態度和創新意識。改變單純以書本和教師口頭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構建基于現代信息的地理課程。
2.以學論教,評價要以促進教師、學生的發展為目的。建立以學生評價、同行評價、教學管理者評價相結合,從多個渠道獲取地理課堂教學評價的信息,實現評價方式多樣化。
三、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實踐方案
根據上述對構建學生地理學業評價體系的思考,設計出評價體系評價項、評價方式及權重,以及學生地理學業成長記錄等內容。以下面表格的形式體現評價的主要內容。
四、實踐方案能體現的積極因素
1.評價體系較好地使學生展現自我
評價體系重視對過程的評價,強調學生的發展,更多的是為學生提供一個自我展示的平臺和機會,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想法,用動態的眼光看待學生的成長。
2.評價體系利于學生主動參與地理教學實踐活動和記錄學生地理學業的成長過程
評價體系要求學生參與到地理實踐中去,啟發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學習有關地理的基本知識和理論,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反思、總結。
評價體系記錄著學生地理學業成長中的點點滴滴,包括他們的各種獎勵,自評、他評的方方面面,客觀地評價學生的成長足跡,對學生未來發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評價體系會對教師的教學起到促進作用
評價體系要求教師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更關注學生的表現,更重視學生學習過程并及時糾正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使教師真正地把教書育人結合起來,更規范、更系統、更科學地做好教育教學工作。
參考文獻:
袁運開.科學課程與教學論.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單位 廣東省增城市第一中學)
?誗編輯 代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