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的教育技術條件下,教學方法不斷創新,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角色扮演法是指將復雜的工作過程進行模塊化分析,然后由不同的學生來擔任不同的模塊角色,按照系統工作過程依次講解工作原理的一種教學方法。
關鍵詞:角色扮演法;應用;效果;注意事項
一、應用過程
如,某系統工作過程中涉及的設備或模塊分別為A、B、C,其中A為操作設備,能夠產生控制指令;B為電氣控制設備,用來對A的指令進行處理和傳輸后送給C;C為執行指令的機械裝置,用來根據不同的指令執行不同的工作。該方法的具體實施過程為:指定3名學生分別飾演A、B、C,A講解指令產生的過程,并說明指令如何到B;B接收到A的指令后講解其所飾演的設備或模塊對指令的處理過程,最后說明控制信號如何到達C;C接收到控制信號后,講解其所對應的設備或模塊是如何動作完成相應功能的。在上面的過程中,如果C有到位信號,則反向講解到位信號返回的過程。
二、取得效果
角色扮演法實際上是一種情景模擬的方法,學生在模擬的情景中,通過自我學習與消化,并通過一定的形式將知識表達出來。該方法是筆者在講解復雜的系統工作過程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從學生反饋的信息看,該方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有助于其對復雜工作過程或原理的理解和把握,有的學生甚至能夠衍生出自己的一些表現形式,極大地提高了教學的效果。
三、注意事項
該方法在應用時需要把握好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需要教師具有精湛的設計能力。如果教師缺乏一定的創意和設計能力,可能會出現簡單化、表面化和虛假化等現象,這無疑會對學習效果造成直接影響,使學生得不到真正的角色鍛煉和能力提高的機會;二是需要學生之間良好的配合。由于該方法是通過學生分別飾演不同角色來完成一個系統工作過程,學生之間的配合非常重要。同時,角色之間的配合、交流與溝通,可以增強角色之間的情感交流,培養學生的溝通、自我表達、相互認知等協作能力,這對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和團隊精神也有一定的作用。角色之間的配合,可以通過多種不同的形式來實現,最簡單的就是語言的表述,此外還可以加入一些手勢、身體姿態等;如果有條件,制作一些便攜易用的紙板或器材能夠達到更好的效果。
(作者單位 第二炮兵工程大學士官學院)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