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地理是學校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不僅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基礎文化功底,還需要具有廣博的知識。近年來,高考壓力越來越大,如何提升地理高考復習效率就成為教師關注的焦點。以往的地理復習方式單一枯燥,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地理實際運用能力。針對這樣的現象,高中地理教師一定要進行革新,改變以往的高考地理復習模式,堅持創新,從而保證有效復習。
關鍵詞:師生關系;基礎知識;各種方式;小組合作;圖片;知識聯系
眾所周知,高考已經成為人才選拔的最重要方式,是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基礎。在高考的重壓下,如何做好地理復習,就成為教師關注的重點。據調查顯示,由于高中地理涉及的知識點相對繁雜,內容多樣,很多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考前復習的時候都無法掌握要點,學生的復習質量不高,復習效率有待進一步增強。針對這樣的現象,本文就結合高中地理復習的實際情況,簡單闡述一下如何改變以往單一的復習模式,采用多種方式提升學生的復習效率,從而幫助他們取得更好的成績。
一、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保證地理復習有效性的重要前提,是學生提升學習積極性的關鍵。教師是復習進程的主導者,學生是復習的主體,兩者之間的和諧共處是提升復習質量水平的關鍵。因此,高中地理教師一定要與學生成為朋友,利用業余時間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他們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明確復習難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復習計劃,從而提升復習效率。
二、注重基礎知識的復習
高中地理有別于其他學科,它不僅對學生的記憶力、邏輯思維有很高的要求,而且需要學生具有扎實的知識功底。眾所周知,高中地理學科涉及的教學內容眾多,其中既包括中國地理、世界地理,也包括與之相關的地球地圖、地形、氣候、水文、生物等自然地理和人口、城市、農業、工業、交通、環境等人文地理。因此,高中地理教師在進行地理高考前的總復習時,一定要幫助學生打好基礎,幫助他們掌握地理學習的要點,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并在其基礎上進行變式應用,從而提升地理復習的有效性。具體而言,高中地理教師在進行地理總復習之前一定要在對教材教學內容進行復習之前提升學生的地理基礎水平,將中國地理與世界地理基礎知識擺在重要位置,做好基礎教育。例如,高中地理教師在對人教版地理教材中我國氣候特點進行復習的時候,首先要讓學生了解我國的氣候類型及其分布特點,只有在保證學生充分了解地理基礎內容的前提下,才能使復習更具針對性,才能提升復習質量。
三、采用多種方式進行復習
據調查了解發現,很多高中生缺乏地理學習興趣,地理成績不理想,復習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高中地理教師在復習的過程中一味地沿襲以往的復習模式,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只知道運用課本,從頭到尾進行講解,復習手段毫無創新可言。為了切實改變這一弊端,提升高中地理復習質量,教師要善于運用多種方式開展復習,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1.小組合作復習法
顧名思義,小組合作就是指教師根據班級學生的特點,將他們分成幾個小組,讓小組成員就教師提出的復習問題進行探討,并派代表回答問題的對策。
2.圖片運用復習法
高中地理知識與圖形、圖片具有非常緊密的關系,地理圖像就是指用圖片和圖像的形式來表達地理知識的方法。具體而言,地理圖像就是指在地理教科書、資料文獻中用來解釋和呈現地理知識、地理原理、地理特征的圖片。它能夠提升地理復習的直觀性,幫助學生一目了然地了解地理知識,將零散的知識變得系統化,進而提升復習效率的方法。例如,高中地理教師在對人教版教材中世界主要的農業地域類型進行復習的時候,就可以將圖片引入其中,幫助學生清晰地觀察到世界農業的具體分布。
3.師生互換教學法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兩者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只有保證兩者良好溝通才能提升教學效率。采用師生互換教學法,能夠加強師生彼此之間的了解,讓學生體會到教師教學的不易,從而在復習過程中能夠集中注意力進行聽講。例如,本人在進行總復習的時候,就每天安排一名學生充當小教師,讓他們在課堂上進行講解。某學生在講解“地理信息系統”的時候,就將GIS與GPS混淆在一起,教師在指導過程中就可以指出問題,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讓學生體會教師的艱辛,還能夠強化學生的記憶力,提升他們的學習質量,促進復習效率的提高。
4.跨學科知識聯系復習法
中學地理課涉及面很廣,地理學科與物理、化學、生物、歷史等學科基礎知識有廣泛聯系,新課程標準要求重視學科間知識的橫向聯系,近幾年高考大綜合考試,積極體現這一教學理念。因此,地理教師在地理教學中要重視培養學生學科間綜合能力。教學中要做到學科間知識的橫向聯系,下面列舉地理與物理學科橫向的聯系。例如,地球上水平運動的物體,無論朝哪個方向運動,都發生偏向,因為任何物體在運動的時候都有慣性,總是力圖保持原來的方向和速度。有了以上物理知識和地理知識的聯系,教師可以結合一些地理現象進一步讓學生理解地轉偏向力,體會生活中的地轉偏向力。地球上做著水平運動的物體,都會受到地轉偏向力的影響。例如:赤道地區,終年高溫多雨,空氣受熱上升,在近地面的空間形成一個低氣壓帶,赤道兩邊地區的氣流要向赤道方向流動。如果沒有地轉偏向力的影響,赤道以北應該是經常刮北風,赤道以南該經常刮南風,但是由于受地轉偏向力的作用,風向發生了改變,赤道以北向右偏,形成了東北風,赤道以南向左偏,形成了東南風。地轉偏向力對河流的影響也很明顯。
總而言之,由于高中地理復習內容的多樣化和系統化,使得很多學生無法掌握復習要點,復習效率不高。為了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保證他們取得優異的成績,高中地理教師一定要改變以往的復習模式,做好復習計劃,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開展復習,并堅持圖像、分組、活動等復習方式的運用,從而提升地理復習質量,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參考文獻:
[1]孟寒冬.2009年—2011年新課標文綜卷人文地理試題的“能力立意”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12.
[2]李虹.關注變化明確方向精心備考:2010年浙江省地理高考復習建議[J].教學月刊:中學版下,2010(3).
(作者單位 貴州省遵義縣第一中學)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