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與應用數學作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創新思維的重要學科,對學生持續學習具有重要影響。結合數學與應用數學教學,對教學方法進行了簡要的探究和闡述。
關鍵詞:知識結構;教學方法;師資力量
從當前的師范院校數學與應用數學教學成果來看,主要存在教材難度大、學生知識結構不健全、教學方法不合理、師資力量不夠等問題。針對這種現象,為了提高師范院校數學教學成果,必須促進教材建設,在完善教學手段的同時,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數學與應用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從當前的師范院校數學與應用數學教學過程來看,由于專業設置過細,過于專業,在選修課較少、必修課較多的環境下,對學生綜合素養以及知識面培養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從數學與應用數學的學科特征來看,交叉性與前沿性要求教學過程不斷更新,但是很多師范院校對于課程設置都是幾年調整一次,這樣不僅影響了知識更新力度,還會讓教學跟不上社會的節奏。長期以來,科研人才和教學人才作為高等教育的重點培養對象,很少注重數學與應用數學教學過程,在實踐機會少、實踐過程簡單的環境下,不僅不利于教學方法革新,對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造成了很大影響。
二、數學與應用數學的教學方法
為了提高師范院校教學質量,培養創新性專業人才,必須強化數學專業學生的教學方法,完善改革進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要培養學習興趣,完善教學建設,還必須轉變傳統的教育模式與方法,在情境教學、互動教學中,給學生足夠的思維空間和學習空間,這樣就能提高學生獨立思維的能力,并且提高創新品質。通過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在尊重自主精神與學習精神的同時,讓學生的首創與主觀能動性得以發揮;通過打破傳統的“輕實踐,重理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樹立起良好的學習觀念,將課堂教學和實踐過程結合起來,這樣就能提高學生實踐創新的能力。
另外,數學與應用數學創新能力的培養作為系統的工作,它需要將教育上升到全新的空間,在對相關問題進行創新與探索的同時,改變現代教育的弊端,從源頭上注重思維訓練,這樣才能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教學空間,在推動經濟建設過程的同時,進行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創新型人才作為數學與應用數學教學的培養目標,在現代化教學中,必須以創新的思維、途徑和舉措,從各方面強化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李永明,雙鸝,方琦.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創新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科教文匯,2013(34):42-43.
(作者單位 太原師范學院數學系)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