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物理教學中,讓學困生“有戲看”,激發學習興趣;讓學困生“有事做”,增強學習效果;讓學困生“有期待”,提高吸引力;讓學生“有信心”,保持學習動力,從而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學困生;興趣;信心;期待
以“自主、合作、探究”為核心的新課程改革深入人心,物理課堂變得有趣、豐富、多樣,教學效果也不錯。但同時學生兩極分化明顯,學困生也有很多,使新課改蒙上了陰影。如何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成績,我認為只需要做到“四有”:
一、讓學困生“有戲看”,激發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在《興趣的秘密何在》中寫道:“所謂課上得有趣,就是讓學生帶著一種高漲、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驚奇甚至震驚。”
有趣、生動的自然現象能夠激活學生的思維,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內驅力,從而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創設豐富的物理、生活情境,讓學困生“有戲看”,是激發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
以有趣的實驗引入。在學習“摩擦力”時,做比力氣大的實驗:用一根PVC管,讓較壯和較瘦的兩同學比賽拔河,結果較壯的同學輸了(手握端涂了洗滌劑),全班同學感覺不可思議,興趣大增。
以趣味性的魔術表演吸引學生:在學習“磁現象”時,我用磁懸浮魔術和隔空推車兩個魔術,吸引了學生的注意。
以有趣的圖片、視頻作材料也可以使學生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
二、讓學困生“有事做”,增強學習效果
有效教學主要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方式來實現。
學困生的注意時間比較短,因此,在激發他們的興趣后,應及時讓學生“有事干”,這樣學生才不會無聊。在小組活動中,通過實驗可體現自身的價值,這樣他們就會精神振奮、努力做事。對于調皮的、說話的、開小差的,可讓他們回答問題或作為講解問題的道具,配合老師操作實驗,不僅可喚起注意,還可近距離觀察實驗現象。由于親身參與,印象會非常深刻。同時還能融洽師生關系,從而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在學習“熔化和凝固:”時,我讓學生手握冰塊使其熔化,手覺得涼;另一只手上(墊紙)滴上一滴蠟燭油,手覺得燙,學生親身體驗熔化吸熱和凝固放熱。在學習“平面鏡成像”時,我設置了“我是你的像”的環節,讓一個學生在鏡前做出各種動作,讓另一學生在鏡后做出其像的動作,在輕松有趣中,深刻記憶成像特點。
三、讓學困生“有期待”,增強學科吸引力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使學生對上課有興趣是比較容易做到的,但要使學生對上課的學習內容有興趣則往往要困難些。給學生留點懸念,使學困生“有期待”,可以激起學生的探究欲望,可以增強學科吸引力。
在學習“浮力”第一課時即將結束時,我將兩個乒乓球放入一個倒立的礦泉水瓶(無瓶蓋,底部已經剪掉)中,先讓學生猜:如果現在往瓶里倒水,乒乓球會有怎樣的變化?學生一般會猜乒乓球浮起來。演示結果上面一只上浮,下面一只不動;當我用手堵住瓶口時,下面一只也上浮了。學生看得目瞪口呆,迫切想知道原因,目的達到了。
四、讓學生“有信心”,保持學習的動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自我肯定的體驗,就不可能有對知識的真正的興趣。”
學困生最大的問題就是注意力不持久,學習韌性不夠,缺少成功感、信心缺失,如何讓學困生重塑信心,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教師應多關心學困生。教師多與學困生交流,融洽師生關系,學生才會努力學習。在許多學困生心里,學習更多是為教師學的,“親其師,信其道”便是這個道理。
其次,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教師想辦法讓學生學得有趣、聽得懂,做得來。因此,在課堂上讓學困生完成能力范圍內的題,學生會覺得有面子,感覺比成績好的還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信心就會大增。
再次,用成績提升信心。通過平時單元或學期檢測成績的提升,信心就會得到提升。
總之,有效性是物理課堂教學永恒的目標。物理課堂若能做到“四有”,一定可以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信心,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許衛娟.調動學困生學習興趣,實施物理有效課堂教學.理化生教學與研究,2010(37).
[2]曹猛.提高物理課堂效益的幾點嘗試.理化生教學與研究,2010(37).
[3]羅傳舟.淺談物理教學中的快樂教學法.高等函授學報,2005(S1).
[4]劉漢益.淺談中學物理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2(2).
[5]施玉勤.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新課程研究,2009(161).
(作者單位 重慶市觀音橋實驗初級中學)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