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一個人人格的最高表現,所以,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尤為重要的。在歷史教學中,要使學生掌握歷史中愛國主義內涵、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傳統文化的核心,讓學生能真正理解愛國主義,提高他們的愛國主義思想,并且能夠以身作則,踐行愛國主義精神。
關鍵詞:歷史教學;愛國主義;精神核心
在當今教育中,愛國主義教育尤為重要,那么如何在中專歷史教學中進行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呢?以下就對這個問題進行了一定的分析與講解。
一、歷史教師必須有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教育觀
歷史教師最重要的是要正視歷史,不把自己的主管感受加入教學中,不盲目追求班級成績而忽略對學生的人格教育。歷史教師要通過講解歷史使學生從中了解愛國主義,將愛國主義具體化,幫助學生樹立了正確的愛國主義觀念。
二、歷史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歷史素材中吸取營養
每個國家的歷史都離不開愛國事件、愛國人物,在歷史上,他們也是不謝幕的主角。歷史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歷史素材中,透過歷史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歷史具有客觀真實性,它對學生的教育是具有一定說服性的,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學生已經在潛移默化中使自己的愛國人格得到了升華。
三、要激發學生對愛國主義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使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得到真正的提高,學生沒有學習愛國主義的熱情是辦不到的。這個任務還是離不開歷史教師,歷史教師可以通過講解歷史中熱血沸騰的愛國事件來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興趣。
四、針對學生的特點,掌握合適、新穎的教學方法
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例如:講解南京大屠殺時,歷史教師可以用多媒體來播放音頻資料、圖片資料等輔助教學,幫助學生加深印象;教師還可以使用教具,例如:在講解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的指南針時,就可以將指南針向學生展示,幫助學生加深記憶,使他們親眼看到祖先的偉大智慧,激發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懷。
歷史是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的一個重要教材,歷史教師要帶領學生對歷史進行正確的探索,探索歷史的人格魅力,使教師和學生在不斷地學習中慢慢提升自己,培養與完善彼此的愛國主義情懷,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祁可前,淺析中專歷史教學中的愛國主義教育[J],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2009(12).
(作者單位 內蒙古民族幼兒師范學校)
編輯 曾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