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說教學是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過小說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解讀能力和感情體驗,不斷地積累完善自身的文學修養,小說常常有著令人回味無窮的意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師的要求很高,而迫于評測和考試的壓力,小說教學往往不被重視,難以發展。就小說教學的重要性、教學技巧做了簡單的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小說教學;理念更新;摒棄弊端
小說教學在傳統教學中普遍存在著教學方式單調,主題講解膚淺,鑒賞程度不深,文學形象還原不真等問題。然而,小說教學在中學教學中不可謂不重要,小說能夠通過簡單的故事折射生活中人世百態,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文學修養、人格培養等都有重大意義,在《小說門》中,曾將小說提升到小說理論,作為學術著作通過對古典小說和現代小說的差異對比,揭示出小說作為一種藝術存在的自己的基本的一面,不同于其他體裁又與之融合的特殊面,足以見小說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認識小說教學“教”什么,學會小說怎么“教”
1.教導學生了解題材,認識重要作者和代表作
小說不僅僅記載著人與人之間微妙的關系,也記載了一些當時的歷史情況、風土人情,在小說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講解教材中的范文讓學生了解題材知識外,更重要的是推薦學生觀看文壇巨匠的作品,感受作品的寫作方式和文章所要揭露的現象,為小說教學的下一步打好基礎。
2.設身處地,情感教學
(1)重在感受
小說教學最重要的就是情感教學,只有讓學生設身處地地投入到小說所描寫的意境中出,感受主人翁經歷的事件,才能在其中揣摩到作者的深意。而《小說門》這部國家教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小說的藝術”的最終成果曾在第五章中指出關于小說空間的概念,即小說構成了特定的虛幻空間,相互交錯下,學生更需要去體會情感來理解小說深意。要引導學生投入情境,可以嘗試以下幾種方法,例如:挑選學生扮演小說中的角色進行對話,引導學生自己去理解角色的情感,理解小說主線的走向;或者運用多媒體找一些名家的片段讓學生去聽;或者在開課之前,做一些背景介紹作為情感的鋪墊。
(2)自主分析人物形象
小說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主,所以,教學過程中,要對小說的人物形象進行深刻的剖析和鑒賞。教師在小說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為主體的課堂,理解不同往往在學生心中所樹立的形象不同,與答案不同不一定就是錯誤的,教師不能一味否定,而應該鼓勵學生的這種創造性思維,做到不為小說人物打上標簽,培養學生的賞析理解能力。要做到這一點,教師首先要博覽群書,能舉例說明小說中的人物形象與誰相似,相似點在哪里。其次,要在一些可謂畫龍點睛的地方著重點出,讓學生感受每一句在整個文中起到的作用,體會到小說寥寥數語就能勾勒出人生百態的妙處。最后,要把握小說情節,不能因為分析人物而分析,使課堂看起來支離破碎。
(3)把握作品主題思想
小說的主題思想是一篇小說的靈魂,是一篇作品之所以傳誦后世的重要原因,有著深遠的意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著重把握小說的主題思想。要引導學生學會從背景、故事內容、氣氛渲染中尋找主題所體現的方方面面,拼湊出一個完整的主題,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例如,《威尼斯商人》在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介紹故事背景,讓學生先行感受文章中的氛圍,通過多媒體,展示課本內容,最后通過朗讀人物的對話揣摩每句對話的意義,將學生一步步帶入小說情感中,作品主題自然浮出水面。
二、注重更新教學理念,摒棄傳統教學的弊端
小說教學是思維性教學,意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教師不應當太過注重課堂技巧,而應當著重把握情境教學這一教學理念,以引導者的身份引導學生感受。摒棄傳統教學中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認真完成素質教育教學理念,不因評測和考試改變教學思想。教師要有對學生認真負責的教學態度,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
簡而言之,本文通過一些簡單的舉例對中職語文小說教學過程中的問題進行了粗略的探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中職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注重情感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多推薦學生看一些文學巨匠的作品,積累一定的文學素養,爭取對小說作品形成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希望本文能夠為廣大的語文教師提供幫助,并希望廣大學者在小說教學中繼續研究探討,有更多的發現和想法。
參考文獻:
趙有芳.敘事學理論在高中語文小說教學中的應用[D].東北師范大學,2013.
(作者單位 浙江省青田縣職業技術學校)
編輯 曾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