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提出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教學中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變化,靈活地調整教學方案,充分調動一切可變因素產生新的教學流程。
關鍵詞:教學理會;彈性預設;營造氛圍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讓學生充分參與,積極互動地教學,才能讓課堂教學更加有效地開展下去,才能符合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動態生成教學是十分有利于學生發展的一種教學方法,不僅有利于推進新課改的實施,深化新課程改革,還有利于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發展,更能促使課堂教學煥發活力,讓師生共同得到發展。下面就初中化學教學中動態生態加以探索。
一、更新教學理念,加強自身學習
教學理念對教師的教育行為起著指導作用,直接影響著教師對課堂生成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因此,作為教師必須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更新教學理念,尤其是學生觀。從內容上看,初中化學教師要想更好地實施動態生成教學必須具備幾個教學理念:第一,樹立正確的課程資源觀,加深對課程資源的認識。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積極設計個性化課程,讓課堂教學過程充滿創造性的生命和活力。第二,樹立正確教學過程觀,關注每一個學生的表現。第三,樹立正確教學目標觀,“三維目標”有機整合、互相滲透、彼此交融。
二、彈性預設,預約生成
課堂教學的復雜性,使得教師的預設往往帶有局限性,預設也不可能包括課堂的所有變化。這就要求教師有足夠的智慧,做到彈性預設,如教學目標的彈性設計。教學目標是整個課堂教學過程的靈魂所在,它直接影響著教學的得與失。因此,教師要想提高動態生成教學的效率,首先就要對教學目標進行彈性設計?;瘜W課的預定目標既要體現培養目標,又要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學生間的差異是普遍存在的,教師要把握好學生間的差異,對可能產生的結果進行合理的判斷,為目標設好變動的區間,這樣才能在教學目標內促進學生協調發展。
三、營造氛圍,促進生成
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能使學生真正流露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從而實現師生互動,促進教學的動態生成。教師的提問是否有效,直接影響著動態生成的效果,所以教師對問題的設計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教學中教師成功的問題設計有很多種,如趣味提問可以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原動力,促使學生動態生成;巧妙提問拓展學生的思路,引起學生豐富的聯想,讓學生情不自禁地融入課堂中等等。
參考文獻:
陳楓.初中化學教學中“動態生成”的資源開發[J].吉林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2(2).
(作者單位 遼寧省盤錦市大洼縣第一初級中學)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