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安師大版初中物理教學和STS教育相結合,是新一輪教學改革的要求,能夠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加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這些方面的多管齊下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先分析了STS教育的相關概念,接著探究了初中物理實踐教學與STS教育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STS教育;實踐教學;人文史
新課改對初中物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將物理與社會實際相結合,加強STS教育在物理實踐教學中的地位,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將物理教學貼近生活,實現探究性教學,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重視學生科學技能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而STS教育是一種科學的教育構想,通過科學、社會和技術三方面的綜合教育培養綜合全面的人才,具有較高的科學素養。
一、在動手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物理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在整個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激發學生動手的興趣,首先是加強學生對物理技術應用方式的掌握,在操作過程中掌握基本的操作步驟,知道注意點,例如電流表、電壓表的連接。其次就是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在實驗課時盡可能地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在操作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動手解決,比如照明燈泡不亮的原因,通過探究和動手操作找出故障的根源。
二、在物理教學中貫穿人文史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不僅僅是物理應用技能的學習,還應該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加深學生對物理學科歷史的了解。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地穿插一些物理學科的發展歷史,介紹一些物理學方面的偉人,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對物理這門學科有一個更深的認識,另外學生可以從偉人身上學到很多在物理學習中應該具備的品質,像霍金、愛因斯坦,還有中國的楊振寧、李政道等等,他們的身上都閃爍著耀眼的光輝。
三、在生活中學習物理
物理來源于生活,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尋找物理,在物理學習中聯系生活,這樣可以加強學生對物理一些邏輯抽象概念的理解。從生活實際出發,將物理實踐與其緊密結合,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提高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物理學習意識。
總之,將初中物理教學與STS教育相結合,能夠從各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包括動手能力、實踐創新能力,從而形成正確的學習觀、價值觀和物理觀。
參考文獻:
[1]陳報南.中學物理與STS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朱雄.物理教育展望[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孫可平.STS教育論[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單位 湖北省巴東縣茶店子鎮茶店民族中學)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