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作為小學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學科,如何實現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是每位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作為教師,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以發展學生的全面素質為目標,合理進行教學規劃,促進高效課堂的實現。
關鍵詞:活躍氣氛;師生互動;認真備課
高效課堂是對課堂不斷優化的過程,是教師所追求的目標。構建高效課堂,是新課改的要求,也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需要。高效課堂的構建,需要教師從學生實際出發,以生為本,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興趣,加強學生對課堂教學活動的參與。本文結合自身教學實踐,談談如何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一、活躍氣氛,激發興趣
良好的學習氛圍,是實現高效課堂的基礎。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更是實現高效課堂的根本。學生樂于學,教師樂于教,課堂教學在一種和諧融洽的氛圍中進行,自然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新型玻璃》一文時,由于本文屬于說明文,內容比較枯燥,知識也相對較難,如何活躍課堂氣氛,成為本節課需要解決的問題。為此,我在課堂的開始先給學生講了一個笑話:“有一個人在火車上喝醉了,開始耍起了酒瘋,這時乘警將他放到列車兩節車廂的連接處,并把兩節車廂的有玻璃的門都鎖上了,你們說,醉漢能自己出來嗎?”學生七嘴八舌地說:“他可以把玻璃打碎出來啊!”“他可以踹開車門啊!”等等。踹開車門是行不通的,因為那是厚厚的鐵門,砸玻璃倒是一個好方法。我接著說:“只見那醉漢掄起拳頭照著玻璃一拳砸下去,瞬間表情就扭曲了,開始痛哭起來,你們知道為什么嗎?”“因為玻璃毫發無損。這是為什么呢?因為這是一種新型玻璃。下面,我們就來學習《新型玻璃》這一文,看看醉漢為什么砸不爛玻璃。”通過故事導入,活躍了課堂氣氛,而拋出的問題,又激發了學生探索的興趣,為實現高效課堂打下了基礎。
二、加強師生互動,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是促進學生積極參與的有效途徑,可以更好地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師生之間互動應該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以促進交流、強化學生主動參與為最終目標。只有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得到真正的彰顯。
例如,在教學《新型玻璃》一文時,教師在課前的小故事已經實現了課前的小互動,在這個互動的過程中,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拋出了問題,為下面的教學做了鋪墊。在課堂中,我們仍然需要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以保證他們能真正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我在上這節課之前,先去玻璃市場搜集了一些不同類型的玻璃樣本,在課堂上,讓學生親自通過視覺、觸覺、聽覺等感官,來觀察每塊玻璃樣本之間的不同。然后我拿出一塊鋼化玻璃,讓學生砸、摔,通過這個過程,大家知道了為什么醉漢砸不爛玻璃。這樣的課堂中,學生參與到了教學活動中,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都得到了較好的提升,課堂也得以順利地進行。
三、認真備課,做好課堂教學準備工作
成功屬于有準備的人。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更需要做足充分的準備,才能使高效課堂順利實現。教師的備課是實現高效課堂的基本保障。在備課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教學內容,合理設計教學方案。只有以學生實際為基礎的教學方案,才能有利于實現高效課堂。
例如,在教學《慈母情深》一文時,我先給學生講解作者當時所處的社會背景方面的知識,讓學生認識到一元五角在當時是多么的重要,然后再通過播放滿文軍的《懂你》來渲染課文情境,最后根據教學目標,提出不同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解答。教師在充分的準備下,合理設計教學方案,達到了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總之,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是一個長久的話題,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只有符合學生實際的,以學生自身發展為目標的課堂,才是真正的高效課堂。
(作者單位 貴州省織金縣后寨小學)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