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陜西高考不考聽力以后,聽力課、口語課就在中學英語的課堂上絕跡了。作為一名英語老師深知不應該把英語教成“啞巴英語”“聾子英語”,但又苦于授課時間有限等原因無法實施聽力口語的訓練。思考再三,筆者認為我們可以在英語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滲透聽力口語的練習,尤其是在閱讀課中可能操作起來更便捷一些。這里,我借一個案例,說說我的設想。
在課文學習的這一環節中,聽說訓練可以在課文學習的前、中、后三個階段分別進行。
課前,鼓勵學生找出和單元Topic相關的信息,在開始上課前的三分鐘之內在班級里進行英語演講。其他的同學在下面認真聽,可提出自己的疑問要求演講的同學回答。如果這個同學不會回答,還可以向班里的其他同學求助。這樣一來,所有的同學都可以參與進這場聽與說的實踐應用中來。(這個方法主要得益于范曉萱老師的課程)
課中,學生通過大聲朗讀課文,詳盡地理解課文的含義,有了較為豐富的語言輸入。這時候,老師在做一些相對復雜的作業提示時也可以用英語來表達,只要根據學生的基礎和反應適當調節語速以便使盡可能多的學生能聽懂,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在回答解釋閱讀理解題的時候,給學生相當的時間進行小組討論并組織自己的語言用英語回答。因為有前面的朗讀和討論做鋪墊,表達的難度也隨之降低,學生練習起來得心應手。通過這樣的練習給學生一種感覺:我可以說英語!無形中就幫助他建立起了足夠的自信。長此以往,他們的口語能力也會逐步提高。
課后,西安交通大學王敏教授認為,在“二語習得”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學相伴用相隨互動協同”以及“讀后續寫”“讀后復述”等一些具體的操作方法。這對高中英語口語練習也是一個可行的方法。
如:必修三Unit 2中的課文講了兩個餐館老板提供的不同菜譜,一個是只能給顧客提供纖維和維生素的減肥失誤,另一個可以給顧客提供足夠的能量卻也富含熱量容易使顧客發胖。為了爭奪顧客,開始的時候,兩個人想出各種招數互相競爭。后來兩人和好并商量出既可以讓顧客保持身材又能得到足夠能量的食譜來,兩個老板也結為夫妻。
讀完這篇文章,處理所有的閱讀理解題幫助學生掌握語言課文的語言細節和故事內容后,讓學生復述課文或者口頭續寫故事,既可以重復再現新學的詞匯,又可以進行口語表達練習,一石二鳥。
總之,聽力口語不是只有在專門的課堂上才能正兒八經地練習,英語終歸是一種生活中交流的工具,老師們可以發揮自己的創新和想象,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盡可能地滲透聽說能力的培養,把英語的“應用性”發揮到極致!
(作者單位 陜西榆林神木中學)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