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一名年輕教師,初登講臺的時候,每次上課前都要把課堂要講的內容和說的話反復地練習,課堂上也是根據自己的備課硬“牽著”學生走,唯恐學生不按自己預想的答案回答問題,課堂上會出“亂子”,課堂不夠“順利”。隨著對《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的學習及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數學課堂應該以生為本,把課堂還給學生。
關鍵詞:數學;業務素質;知識構建
如何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加強教師自身修養與業務素質
中國有句古話叫“藝高人膽大”,要想“膽大”,首先要“藝高”。要想真正地把課堂放手給學生,首先要求教師具有一定的數學素養及良好的課堂駕馭能力,而前者又是后者的基礎。剛開始把課堂放手給學生的時候效果很不理想,學生活躍的思維及各種各樣的問題有時會令我措手不及。為什么會這樣呢?后來在資深教師的指點下才知道,原來是自己的知識儲備不夠,從那以后,我一有時間就鉆研教材,并積極向資深教師請教,把知識點吃透吃準。效果果然很明顯,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精心備課,這樣不管學生在課堂上提出什么“棘手”問題,我都能應對自如,能很好地引導并解決。
二、讓學生全程參與知識構建
初登講臺的時候都是把需要學習的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只需要認真聽就可以了,不管是否理解,只要能記住就可以。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學生對所學知識不能靈活應用,略有變化便無從下手。現在我知道了,不僅要讓學生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使學生的數學素質及綜合能力得到發展,這就要求教師要讓學生參與知識構建的整個過程。在每堂課上,從提出問題到探索解決再到得出結論和拓展延伸,每個環節都讓學生親身參與,而我只是在必要的時候給他們以適當的點撥。學生參與了知識建構的全過程,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自身的數學素養和綜合能力也得到了全面發展。
三、加強數學小組建設
要想實現生本課堂并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數學學習小組的建設是不容忽視的。因為在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有些問題依靠個人的力量并不能解決,而又不到教師點撥的時機,這時候就需要借助小組的力量。經過組內及組間的密切合作,最終使問題得到解決,既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也使得學生有很高的成就感,增強了自信心。
把本該屬于學生的數學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他們在學會數學知識的同時,各方面的能力也得以全面發展,這才是符合新課標要求的不二選擇。
(作者單位 山東濰坊濱海區央子小學)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