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設定個性導語、引導學生想象以及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三個方面對小學語文教學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個性導語;高效學習;學生參與
語文作為小學一門重要的基礎課,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呢?以下是筆者對此問題的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一、設定個性導語,激發學生興趣
導語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吸引學生興趣的第一步,因此,教師要善于設計個性化導語,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活動,從而打造高效語文課堂。教師在設計導語時,應關注學生的實際情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加深學生對文章的印象。例如,在教學《四時的情趣》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這樣導入:“誰能告訴老師,我們以前有沒有學習過一篇與四季或景物有關的文章?”學生經過短暫的思考,紛紛舉起小手,爭先恐后地回答問題。然后教師繼續引導:“好的,其實,在不同作家的眼中,四季的風景是各不相同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日本平安時代女作家清少納言的《四時的情趣》,來看一下她眼中的四季是怎樣的。”此時,學生的興趣高漲,迫切想要研究文章內容,起到了良好的引導效果。
二、引導學生想象,鼓勵學生發言
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是語文教學的一大重點,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地采用多樣化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對課文內容進行想象,對未來生活進行想象,使課堂充滿生氣與朝氣,讓學生放飛想象,在知識的天空中自由翱翔。例如,在教學李白的《贈汪倫》這首詩時,可以引導學生想象一下送別的場景以及他們說了什么話,做了什么事,并鼓勵學生用語言描述出來,以激發學生興趣,加深學生對詩文內容的印象。
三、利用現代技術,強化學習效果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進步,現代化信息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中。作為語文教師,要善于利用現代技術,用聲音、圖片、動畫、視頻等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化抽象為形象、化復雜為直觀的效果,不但可以節約大量的板書時間,而且再現文章內容及場景,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借助現代教學手段,可以增強視聽結合,加深學生記憶。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是一項復雜的工作,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做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藍啟杰.談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版,2009(12).
(作者單位 吉林省梨樹縣林海鎮中心校)
編輯 代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