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結合教學實踐,分析初中學生自主學習的特點,并提出一些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自主學習;特點;策略
自主學習是一種新式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強調在教師的必要指導下以學生自學為主開展教學活動,從而讓單向、被動的教學活動變成雙向溝通、主動學習的學習過程,目的是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使得教學活動更加有效益和效率。
一、初中學生自主學習的特點
1.學習的主動性
自主學習是建立在主動性的基礎上的,只有學生表示學習的意愿,才能化為主動學習的行為。這種自主自發的學習狀態是教師們追求的理想,也是學生實現自主學習的保障。
2.學習的創造性
自主學習的本質是主動發現新知識尤其是新思維,對于數學來說就是增加自己的知識積累,并賦予舊知識以新意義。因此這種學習不僅是平常的知識吸收,更是對以后知識的改造重組。
3.學習的自主性
自主學習還是要落在學生自己身上來實施,學生有更多機會進行獨立的學習,并能夠根據自己的各種條件和需求來自發地掌控學習的方方面面,策略性地開展學習。
二、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1.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目前很多教師和學生還沒有從單向的知識傳授這一傳統模式上解脫出來,使得知識學習更是一種教師的強行灌輸而不是一種良性的內化吸收,往往容易使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使自己在題海中失去信心。因此,要通過強調自主學習,讓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讓他們更加熱愛學習、在學習中得到學習的樂趣。對于初中數學教師來說,就要開動腦筋把每堂課都設計好,通過拋出一定的疑問、設置一定的懸念,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讓他們更加有動力開展自主學習,內心有擁抱知識的沖動。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自主學習就要讓學生有現實感和實踐感,讓他們帶著目標學習,從而才能不斷根據實踐需要來認識自己的知識短板、激發他們對初中數學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2.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快樂
初中生對很多知識內容是非常好奇的,但囿于傳統的刻板教學方法,這種好奇心被抑制了,因此,教師要通過多種方法來提升教學的快樂指數,讓學生有強烈的好奇心、必勝的好勝心、滿滿的求知欲望。一般來說,可以通過創設一定的實際生活情境來讓學生體會到這種學習激勵,比如,在講授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這一內容時,可以組織學生自己畫出不同的三角形,讓他們自行測量內角和的度數,然后再說明這一知識點,從而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魅力和互動學習的樂趣,提升他們的學習動力。
3.盡可能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自主學習最終還是要落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一根本任務上,這也符合新課標關于將教學活動從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學習知識的要求。要培養學生的這一能力,就要讓學生在不停的社會實踐中,培養自己的自主學習的能力水平,在數學的海洋中不斷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讓他們的學習成為一種長期的自覺行為,并最好能夠內化于心。比如,在講授一元一次方程時,在講解兩車相遇問題時,諸如兩車相向而行,從車頭相遇到車尾剛好相離需要多長時間之類的問題就有較大的難度,如果一開始就從這些難題開始講解就會讓學生喪失學習的樂趣和信心,因此可以從一輛車長多少、時速多少、橋長多少、車從車頭上橋到車位剛好離開大橋需要多長時間這種簡單類型的題目開始講解,這樣能夠從基礎的靜態問題設置開始起步,讓學生有問題情境感,并能夠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還能夠讓學生從簡單開始演化到復雜,讓學習積極總結歸納相關的問題,提升初中數學素養。
總之,自主學習是一種需要長期開展的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發展和素質提高、教學活動的深入發展都有諸多益處,教師要開動腦筋、采取多種措施來優化自主學習。
參考文獻:
傅喜.新課標下數學自學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學習:中,2011(4).
(作者單位 撫順市撫順縣峽河鄉九年一貫制學校)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