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孩子是希望,孩子需要愛的陽光雨露,而留守孩子更需要教師特別的關愛。
關鍵詞:留守孩子;檔案;家訪
作為班主任我們要多一點細心、多一點思考、多一點時間,用愛去包容學生,給他們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改善他們的不良心理,幫助他們重拾自信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成為一個積極、健康的社會人。
一、建立留守孩子檔案和聯系卡制度
留守孩子檔案和聯系卡是家校聯系的紐帶,是家校配合的重要一環。開學初,我對全體學生家庭情況進行摸底調查,全面了解留守孩子家庭成員狀況、經濟狀況、父母去向及其他相關情況,建立留守孩子檔案和聯系卡,特別注意記錄留守孩子的家長或臨時監護人的聯系電話、地址、家庭情況等內容。并把自己的電話號碼告訴學生及其監護人,以便及時聯系。并經常性地利用電話、短信等形式加強與留守孩子父母的聯系,反饋其孩子在校學習生活近況,讓孩子在老師和父母的雙重保護下健康成長。通過這種方式,建立起家長與老師之間方便溝通的渠道,形成了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聯系網絡。
二、關心留守孩子,讓他們有家的感覺
“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同樣,沒有愛更不會有留守孩子教育的成功。留守孩子由于失去了親情的溫暖,更渴望老師、同學的關注,更渴望被呵護。作為班主任要努力從生活上、學習上給他們無微不至的愛。關注他們的思想變化,及時溝通。關心他們的飲食冷暖,讓他們感受到親人般的溫暖,心里不再孤單失落,而是把班級當家,找到可以依靠的心靈家園,安心地學習,快樂地生活。
那一次,班上女生彭×的襖子裂線了,一走就露出一大塊白色的襯里,再看她腳上已辨不出顏色的白球鞋,我心里酸酸的。哎!沒有父母呵護的孩子,就像一只孤單的雁,單薄而又落寞。中午,我把她叫到家里,準備給她縫一縫,卻看見孩子已用透明膠布貼好了那縫,那縫算是勉強合上了,卻是格外的顯眼。我讓她坐在取暖器旁解開衣服,然后一針一針地幫她縫。一邊縫,一邊聊著,問她平時遇到這樣的情況怎么辦?她說媽媽不在家,奶奶眼神不好,自己可以縫的,這孩子還挺能干的。縫好了,她朝我鞠了一躬說:“謝謝老師!”然后歡喜地離開了。以后無論在哪兒見到我,她都會甜甜地叫一聲:“老師好!”當我們把溫暖一點點傳遞給孩子的時候,我們會看到那一張張純真的笑臉折射出感動和快樂,我們又何嘗不滿足和欣慰呢?失敗時給予鼓勵,煩惱時給予寬慰,犯錯時給予點撥,成功時給予喝彩,留守的孩子不孤單。
三、借助家訪平臺,為留守孩子撐起愛的晴空
家訪是紐帶,拉近老師和學生的心;家訪是鑰匙,開啟學生感受情感的門;家訪是源泉,讓每一個被關注的孩子更滋潤。所以,作為班主任,我特別重視留守孩子的家訪工作。我的家訪活動特色有兩點:(1)帶著為孩子發展的目的家訪,當著孩子的面真誠地和監護人交談,說出孩子的優點但也不袒護其缺點,并和孩子一起分析其情況,提出建議措施,指出其可觀的前景,讓孩子覺得老師真正為他著想,并樹立起學習的信心。(2)帶著孩子一起家訪,叫上兩三個同學如串門一樣到留守孩子家中,會讓孩子很輕松、很高興。然后大家說說笑笑,是那么的親近熱鬧,這個時候才會覺得真正走進了孩子的心靈,也讓孤單的留守孩子重溫與親人相守的溫馨和快樂。
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讓我們手牽手,把特別的愛給特別的留守孩子,讓他們在同樣的天空、同樣的陽光下成長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之才。
(作者單位 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城關鎮胡營中學)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