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數學新教材中插入許多生活中的場景,創設了豐富的問題情境,引用了許多真實的數據、圖片和學生喜愛的卡通形象等,這就為信息技術的應用提供了廣闊的平臺。
關鍵詞:興趣;主體;道德;效率
信息技術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對數學教學方式、學生學習方式和效果產生了深刻影響。筆者認為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有以下幾個應用:
一、利用信息技術教學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靜態的文字、教師的言語有時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運用多媒體技術,以圖、聲、像、動畫等方式多方位地傳遞信息,能起到直觀、簡潔的效果。我在進行人教版七年級(上)“多彩的圖形世界”一節教學時,利用課件依次向學生展示了一些鳥巢、天安門,生活用具等圖片,再展示一些規則幾何體,引導學生觀察、歸納各種幾何體的特點。這些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都深深地吸引了學生,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信息技術能夠增大課堂容量,提高教學的效率
上數學課抄題、畫圖要花費很長時間。例如:直方圖的教學,從呈現大量的數據,到列頻數分布表,畫頻數分布直方圖,若用傳統的方法在黑板上一步步操作,是相當耗費時間的,而用幾何畫板畫圖,每一步的實現都是那樣的輕松自如。利用多媒體教學可增大課堂容量,節約了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率。
三、信息技術的運用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三維目標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例如,在八年級下冊的“數據分析—頻數分布”這一節中,對“空氣質量情況調查統計表”的學習中,我先讓學生上網查找我國的《空氣質量級別表》,然后將所給的數據歸到各個等級,同時還將我們鄭州市的污染情況利用網絡查詢數據,算出空氣質量的分布情況。在此期間,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環保意識,培養了良好的道德情操。
四、信息技術可以實現傳統方法無法實現的一些特殊效果
計算機多媒體的動態變化可以將形與數有機地結合起來,把因運動而發生的變化展現在學生面前,提供豐富而動感的圖像、圖形,生動直觀地展現出一個精彩的數學世界。在學習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時,我運用動畫模擬演示讓直線與圓相對運動,引導學生在運動中觀察相離、相切、相交三種位置關系,進一步揭示概念,這樣處理的效果明顯優于靜態的處理方式。這種多媒體動畫模擬演示,直觀形象,學生很樂于接受。
總之,信息技術給數學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能豐富課堂教學,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教學的優勢,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化抽象為具體,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的主動性,使學生學習的潛力得到充分的挖掘。
(作者單位 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老城鎮初級中學)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