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歷史小論文是近年來高考中出現的新題型,分值大,得分率卻偏低。考生通過提高歷史學科素養,利用材料準確地提煉出中心觀點,并緊緊圍繞中心觀點展開論述,做到“觀點鮮明,史論結合”,就能走出答題誤區。
關鍵詞:高考歷史;答題方法;得分率
從2010年開始,高考文綜全國卷出現了一個新的題型——歷史小論文,并成為近年來高考命題的趨勢。作為歷史高考一道新的風景線,歷史小論文為廣大考生所矚目,因其寫作的優劣從某種程度上往往決定了考生這張試卷的命運。由此可見,寫好歷史小論文,不僅是備戰高考的一項重大任務,也是提高高考成績的一個重要途徑。
該題型所屬的高考文綜卷第41題,共計12分,其分值在全卷分值中所占比例為4%,在歷史科目總分中所占比例更高達12%。但是,這一題型卻是考生的一大難題,得分率低,分差很大。以湖南省考生為例,2011年的歷史小論文平均得分為5.02分。其中,2011年的考生中,只有6%的考生得分集中在9~12分,其余50%的考生得分集中在5~8分,44%的考生的得分集中在0~4分。
究其原因,學生在寫歷史小論文的過程中存在的常見誤區,是導致失分的重要原因。
誤區一:材料無用
因為歷史小論文是獨立成題,有的學生就會把它與材料題區別對待,認為該題中給出的材料沒有作用,只是粗略地瀏覽一下材料,從而不能提煉出正確的觀點。
誤區二:寫的越長越好
雖然歷史小論文有一定的字數限制,仍然有學生認為字數越多越好,這樣才能把觀點論述得更加透徹。結果,敘述了過多與觀點無關的文字,主次顛倒,反而沒有對觀點進行充分的論述。
誤區三:語句通順就行
有的學生只從“小論文”的字面意思去理解,認為和寫語文作文差不多,只追求語句通順、文字優美。由于忽略了歷史學科的屬性,寫出的小論文論證無力,對于觀點來說既無針對性更無說服力。
這些誤區直接造成了學生在寫歷史小論文時的各種問題,失分過多。要減少這些失誤,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一、重視并充分發揮材料的作用
對于題目提供的材料,一定要高度重視,進行仔細、反復的閱讀,通過材料中的信息句,才能準確地提煉出中心觀點。觀點是歷史小論文的靈魂,是進行有效論證的前提,更是寫出高質量的文章的第一步。常常有學生在寫歷史小論文時提煉了錯誤的觀點,導致全盤皆輸。此外,材料還具有提示、參考的作用,例如:2012年高考文綜全國卷第41題考查“文明—沖擊”模式,在題目給出的圖表中就提供了大量史實可供考生作為論據使用,不僅降低了答題的難度,更提高了答案的準確性。
二、緊扣中心論點展開論證
歷史小論文,實際上就是“小型的政論文”,學生要抓住“小”這一特點,用有限的文字進行有力地論述。要做到短小精悍,就要緊緊圍繞中心觀點展開論述,不要涉及無關的內容。例如:評析“科舉制對中國歷史發展的影響”,只需要論述科舉制形成至今對中國社會產生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而不必論及科舉制形成的背景、時間、發展演變的問題;再如:評析“1949年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僅就“1949年新中國成立對中國產生的影響”展開論述就可以了,不需要再提及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1978年實施改革開放政策等內容。
三、提高歷史學科素養
提高歷史學科素養是提高歷史小論文寫作水平的根本保障。按照現行的高考要求,基礎知識缺失是不可能取得好成績的。如:評析“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在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有學生從“明清時期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為切入點來進行評析,顯然是混淆了“民族資本主義”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這兩個歷史概念,其完成的歷史小論文當然是離題千里了??梢姡辛嗽鷮嵉臍v史學科知識儲備,才能進行正確的論證。
同時,扎實的歷史學科知識儲備還能幫助考生選取合理的論據。如果說觀點是歷史小論文的靈魂,那么史論結合才構成它的身軀。要做到有“史”有“論”、史實引用合理充分,就需要調集海量的知識儲備,從中篩選與中心觀點有密切關系的知識,避免出現引用的事實沒有針對性、表述中出現知識性錯誤、簡單的羅列史實、空談理論等問題。特別是面對比較類的話題,更加要求對知識能熟練掌握、融會貫通。
盡管歷史小論文這種形式,對廣大考生來說是新的考驗,但只要走出誤區,重視學科知識與答題技巧的相互滲透,完全可以迅速有效地提高解題能力,獲得較高的分數,在高考中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參考文獻:
余柏青,曹英.高考歷史小論文題的命題思路及復習建議.歷史教學,2011(11).
(作者單位 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恒口高級中學)
編輯 曾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