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關于生二胎出現危險的新聞屢見不鮮,而且這些危險很多是準媽媽頭胎選擇剖宮產帶來的。那么面對即將到來的“二胎潮”,備孕的媽媽們應該如何選擇自己的生產方式,應該做足哪些準備工作呢?
特邀專家 李 奎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
頭胎剖宮產帶來隱患多
36歲的陳女士懷上了二胎,剛剛“有喜”3個月就出現了流產先兆,她急忙到婦幼保健院檢查。醫生告訴她,由于頭胎剖宮產埋下的子宮隱患,上次剖宮產造成的子宮瘢痕處,無法給孕卵提供足夠的營養,于是胎盤就像尋找水源的樹根一樣伸展,結果穿透了膀胱,導致嚴重的大出血。不僅孩子不能留,而且大人性命堪憂。
小劉今年29歲。“單獨二孩”實施后,她和丈夫決定再生一個孩子。然而到醫院檢查后發現,她剖宮產瘢痕處厚度僅3.2毫米,如果再懷孕,肚子上的傷口極有可能隨著胎兒長大而拉伸變薄,以至于被撐破。醫生鄭重建議:別冒著生命危險生二胎了。
31歲的鄭女士由于不夠重視,缺乏產檢的她懷孕8個月時突然大出血,她一直不知道自己的子宮瘢痕在哪兒、程度如何,直到出血時才被緊急送醫院,結果因出血量過大,不僅胎兒不保,子宮也被迫摘掉了。
……
可以說,在生產二胎時出現的危險情況中惹禍的“子宮瘢痕”很多都是由于頭胎選擇剖腹產帶來的潛在隱患。據北京協和醫科大學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隨著剖宮產率的飆升,二胎孕婦瘢痕妊娠的發生率高達15%。
從醫學上來說,剖宮產只是一個解決難產問題的手術,并不是一個值得鼓勵的常規生產方式。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各國剖宮產率應控制在15%以下,而中國2010年剖宮產率高達46.2%,且11.7%的剖宮產沒有明確的手術指征。
在我國,相當一部分準媽媽都十分迷信剖宮產,但其帶來的潛在隱患卻總是被忽視。如果子宮傷口愈合不好,就很容易發生大出血。即便是愈合好的子宮,協調性也將遠遠不如完好的子宮,再次妊娠極有可能發生子宮破裂、產后出血、前置胎盤等一系列的問題,出現嚴重并發癥的幾率也明顯增加,甚至危及生命。
生二胎的準備工作要做足
身體準備篇
該做的檢查必須做
其實從產檢方面,頭胎和二胎并沒有太大的區別,只需要說明情況,告知大夫做一些孕前檢查即可。 “宮頸防癌涂片檢查”是常規的婦科檢查,無論是否準備懷孕,最好都要每1-2年檢查一次。
生二胎不是什么大問題,無論第一個是自然分娩還是剖宮產,準媽媽們完全可以通過之前的經驗把自己照顧得更好,比如避免由于營養過剩、缺乏鍛煉等帶來的一系列問題。
此外,二胎妊娠應更加注意營養搭配,控制孕婦體重增長,以防胎兒長得過大。高齡孕婦要適當增加產檢次數,應該進行早孕期絨毛活檢術或者中孕期羊水穿刺術,排除胎兒染色體疾患。
身體鍛煉不能少
由于政策出臺時間方面的原因,有很多二胎孕婦面臨著當大齡產婦的局面。她們的身體條件,確實不如那些小年輕那么精力充沛了。
為了讓自家寶寶順利地降生,一些必要的身體鍛煉就顯得尤為重要。比如在準備懷孕之前,除了像第一胎那樣戒掉煙酒等不良嗜好,保證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之外,就要提前堅持一些運動,以保持身體狀態并增強體力。
思想準備篇
“老大”的感受不能忘
對于一個準備迎接二胎的家庭來說,老大的情緒和態度都是萬萬不能忽視的,如果沒有得到他(她)的接受,家庭新成員的到來會很容易給他們帶來嚴重的心理問題。
我們可以從媒體報道中屢屢看到,總是會有很多“仇視”甚至“虐待”老二的哥哥姐姐。這是父母沒有完全做好老大工作的結果。要知道,這種反感是孩子們表達自身不滿的最直接的方式。
所以,有兩個寶寶的家庭,父母一定要平衡好對兩個孩子的關注,尤其是不要吝嗇表達出自己對他們的愛,而且時刻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當他們產生煩躁和排斥情緒時,一定要耐心進行疏導。
父母在準備生二胎之前一定要跟老大做好溝通,讓孩子有個心理準備,而且正反兩方面都要涉及,比如不能光說“有個伴兒一起玩兒”,還要說“好東西要兩個人一起分享”等。
有些“傳說”并不靠譜兒
網上說:如果第一胎選擇剖宮產,由于在子宮上留下了瘢痕,生二胎最好與第一胎隔3年。
專家說:不靠譜兒!
其實這個3年的說法是完全沒有科學依據的。我們認為,無論第一胎時是順產還是剖宮產,都需要等到母乳喂養結束后,月經恢復規律正常才能進行再次懷孕。
如果頭胎是順產的話,一般等到月經正常半年之后就可以了。剖宮產的話,如果沒有傷及卵巢、輸卵管等組織,等到月經正常1年之后,就可以再次備孕了。
頭胎剖宮產的孕婦在孕前進行“子宮瘢痕”的篩查,其實也是毫無用處的。因為在非孕狀態下,如果瘢痕部分沒有明顯的缺陷、稀釋等異常征象,是很難檢查出來的。
網上說:如果計劃生二胎的話,為了避免“子宮瘢痕”帶來的潛在風險,第一胎最好選擇順產。
專家說:不全面!
從醫學專業角度來說,無論是否生二胎,我們都建議產婦選擇順產,因為順產無論是對于大人還是孩子,都是十分有好處的。臨產時有節律的子宮受縮、舒張,使胎兒的胸腔也發生有節律的舒縮,可以使胎兒的肺得到鍛煉,為嬰兒出生以后的自動呼吸創造有利條件;胎兒經母親產道,在擠壓作用下可將在子宮內吸進的羊水及黏液擠壓出來,減少新生兒并發癥;還有資料分析表明,自然分娩的孩子會相對比較聰明。
除了身體不能支持其順產的之外,更多的產婦選擇剖宮產的原因只是為了少受罪,但是實際證明,剖宮產的罪并不少受,有些甚至會更加痛苦。
網上說:如果第一胎已經選擇了剖宮產,那么第二胎也只能選擇剖宮產。
專家說:不一定!
如果上一次手術效果恢復得比較理想的話,第二胎也完全可以進行順產。如果上一次剖腹產選擇的是子宮體部的剖腹產,或雖然是子宮下段的剖腹產,但是術后恢復不好,術后有感染的情形等,選擇陰道分娩就有危險了。
具體的分娩方式,醫生會根據產婦自身情況及胎兒的胎位、胎盤等情況而定。如果分娩時身體正常,胎兒胎位等一切正常,即使第一胎是剖腹產,第二胎順產的幾率也是非常大的。
網上說:如果是高齡產婦的話,只能選擇剖宮產,順產只是年輕人的事兒。
專家說:完全錯誤!
其實是否可以順產,盡管跟產婦的年齡相關,但更重要的是產婦的心態。我們說,順產是一個女性哺育后代最基本的能力,也是最自然的一個過程。很多人都會認為順產是20多歲年輕人的選擇,甚至是年齡一過30歲,自己就把生產方式劃分到了“剖腹產”那一部分。
我們認為,只要身心健康,愿意積極配合醫生進行身體調整,無論多高齡的產婦,都是有機會順產的。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不能在產婦即將生產時做順產的“臨時決定”。有些產婦孕期體重控制不好,寶寶過于巨大,只是在臨分娩時告訴醫生希望順產,這是完全不科學的,也是對自己很不負責的做法。
順產需要從一開始就做決定,然后在整個孕期都要嚴格注意自己的狀態,這樣才有可能順利地迎接小寶寶的到來。
本刊記者 丁姍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