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近年來,我國生豬規模化養殖比率不斷上升,生豬養殖的會計核算如何做到更加準確和規范化非常重要。通過對生豬養豬成本的來源和會計核算的以分析討論,對降低養豬成本的進行探討,以期為生豬的養殖提供一定的理論指導。
關鍵詞:養殖成本;會計核算;降低成本;方法探討
中圖分類號:S815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14)02-0049-04
在我國居民的肉類消費結構里,豬肉消費占據很大的比重,藉此原因,生豬養殖在農業生產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但是,近年來,生豬價格暴漲暴跌現象頻頻發生。自從2005生豬價格低迷、導致生豬供給不足,2008生豬價格得到回升后,政府介入宏觀調控,以政策支持生豬養殖,使得價格又回落。在此后,生豬價格波動不定,給生豬養殖行業帶來巨大沖擊;自2011年10月,生豬價格停漲至今,一直處于低迷的狀態。這不僅造成了資源配置的不合理,更加使農民的利益受損,同時也影響了整體物價水平的穩定,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因此,正確的分析養豬成本的來源,進行正確的成本會計核算,找到降低養豬成本科學途徑,建立健全的生豬養殖價格波動的防范機制,將是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大舉。本文就生豬養豬成本的來源和會計核算加以分析,對降低養豬成本的進行探討,以期為豬的養殖提供一定的理論指導。
1 養殖成本的會計核算
成本有經濟成本和會計成本之分。經濟成本,往往是指機會成本,即稀缺資源用于某一用途獲得收入時,而放棄在其他方面使用所能帶來的收入。它并不是發生的原始成本。而會計成本,則是指生產產品或提供服務時已經發生的真實成 本,實際上是一種歷史成本。生豬養殖有散養模式和規模化養殖模式,而養殖模式不同,其會計核算方法也不一樣;因此,就規模化養殖生豬企業的會計核算,結合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第5號——生物資產》(CAS-5)的規定,進行相關的分析探討。
1.1 生豬養殖成本來源分析
我國現行的農產品成本收益核算指標體系實際上就是基于會計成本的核算指標體系。養殖成本簡單來說,就是指生產過程中耗費的資金、勞動力和土地等所有生產要素的成本之和,也即為養殖的成本。結合生豬的養殖生產流程(圖1)便不難分析得到豬的養殖成本(圖2)。
其中,畜產品生產成本,是指生產過程中為生產畜產品而投入的各項資金(包括實物和現金)和勞動力的成本,即除土地外各種資源的耗費,包括物質與服務費用和人工成本兩部分。
物質與服務費用,是指生產過程中消耗的各種生產資料和購買各項服務的支出以及與生產相關的其他實物或現金支出分攤到單位畜群上的費用,包括直接費用和問接費用兩部分。直接費用,是指不需分攤,可以直接計入畜產品中的費用,如仔畜進價、精飼料費、技術服務費等。問接費用,指與畜產品生產過程有關,但需要經過分攤才能計入畜產品成本的費用,或與直接生產過程沒有關系或關系不密切的費用支出,如固定資產折舊、稅金、管理費等。而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因為養殖戶的差異,成本也存在很大的不同;此外,環境成本目前還難以計量,因此在成本核算中劃歸到非精確計量的部分里。
1.2 養殖成本會計核算的計量模式
根據CAS-5的規定,生豬資產按其用途不同被劃分為生產性生物資產和消耗性生物資產,一般來說,用于生產的種豬屬于生產性生物資產,用于銷售的商品豬則屬于消耗性生物資產。但也有特別情況:內部留種或外購的生產性種豬有可能達不到育種標準而轉為商品豬,準備出售的商品豬達到內部留種的標準而轉為生產性種豬,即生產性生物資產和消耗性生物資產在一定條件下會相互轉化。CAS-5規定了生物資產的初始計量采用歷史成本計量方法,而在生物資產的后續計量中,規定有確鑿證據表明生物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持續可靠取得的,應當對生物資產采用公允價值計量。
1.3 生豬養殖會計核算的分析
生豬養殖者一般采取分群核算模式,通常可將豬群分為仔豬、保育豬、中豬和大豬四個階段按月核算成本,仔豬轉到保育豬欄后,其轉出成本由“消耗性生物資產——仔豬”轉入“消耗性生物資產——保育豬”,后面的轉欄依次類推,最后轉入“消耗性生物資產——大豬”。為了歸集各階段生豬生產費用,應在“生產成本”和“制造費用”科目下設置飼料費、人工費、藥品費等二級科目,二級科目下則設置仔豬、保育豬、中豬和大豬四個三級科目。
仔豬成本核算方法:種豬的折舊和飼養成本由仔豬承擔,每月月底對仔豬期末存欄重量進行估重。計算公式如下:
單位仔豬成本=(仔豬期初存欄成本+當期計提的種豬折舊+種豬和仔豬當期發生的成本費用)/(仔豬期末存欄重量+仔豬本期轉出重量)
仔豬期末存欄成本=仔豬期末存欄重量×單位仔豬成本
仔豬本期轉出成本=仔豬本期轉出重量×單位仔豬成本
其他生豬成本核算方法:每階段生豬都應按照實際發生的成本費用進行歸集,期末(月末)將該階段所歸集的全部成本費用在期末存欄和當期結轉之間進行分配。計算公式:
該階段生豬單位成本=(期初存欄成本+上階段轉入成本+本期本階段發生費用)÷(期末存欄重量+本期轉出重量)
期末存欄成本=期末存欄重量×該階段生豬單位成本
本期轉出成本=本期轉出重量×該階段生豬單位成本
由于日常會計核算中的存欄重量屬于估算重量,應于每半年或年底對豬場存欄生豬進行盤點稱重,并根據實際存欄重量對成本進行必要調整。
根據CAS-5的規定,每年年終應對商品豬資產進行檢查,有確鑿證據表明該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的,應當計提資產減值準備,以后若減值因素消失,應當予以恢復。
1.4 生豬養殖會計核算中注意的問題
1.4.1 增設一些必要的三級科目
可以在“消耗性生物資產——仔豬”的科目下增設:種豬折舊、種豬費用成本、死亡仔豬轉入費用成本(可以按照死亡仔豬實際發生成本或上月單位仔豬成本估計)。通過這樣分明細核算,可以對生產性種豬的胎平活仔率和飼料消耗有一個很好的統計,也能對仔豬死亡的成本較準確地進行計量。同樣可以在保育豬、中豬、大豬的科目下增設死亡豬、殘次豬等科目。
1.4.2 準確計算生豬各階段的料肉比
各階段生豬當期純增重指標是準確計算料肉比,反映生豬管理水平的基礎性財務指標。如果生豬某個生產階段出現了非正常死亡現象,還應剔除非正常死亡對飼料成本耗用的影響,從而更準確地將各期料肉比指標進行對比。
2 降低生豬養殖成本的途徑探討
根據相關的調查研究,得到普遍的生豬養殖成本的統計,以二元雜交生豬養殖成本和三元雜交生豬養殖成本為例,其結果見表1。
由表1可知,我們可以將養豬成本歸結為:仔豬購買成本、飼養成本和人工費用三類,其中飼養費用占的比重最大,仔豬購買成本次之,人工費用相對比較少;而養豬成本卻占到了生豬出欄收入的3/4,這表明,每頭豬的收益是比較少的,這是一個理論數字,因為這不包含圈舍場地的投入,此外如果每次的出欄頭數較小,并且在飼養過程中因種種原因存在死亡,那么養豬的收益將會更低,甚至連保本都成問題。那么要想降低養殖成本以保證收益,那么應該從成本的各個來源著手,逐一分析,在分析結果的指導下尋找降低養殖成本的途徑。
2.1 生豬出欄收入分析
根據資料,對2011年以來,全國各地的生豬及豬肉價格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見圖3。
由圖3可知,2011年以來,全國生豬價格呈現總體性的上升趨勢,雖然與今年年初有所下降,但人保持較為穩定的水平,這讓養殖戶的養殖效益得到一定的保障;使在養殖過程中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得以實現。
2.2 仔豬價格分析
根據資料,將2012年至2013年上半年這段時間內仔豬的價格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見圖4。
由圖4可以看出,這一年多時間里,仔豬的價格有升有降,波動異常,但是,價格呈現上升趨勢,這可能是受到其他的物價等方面的影響。跟據統計,我們不難得知,仔豬成本將是生豬養殖成本極為棘手之處,要想從此處降低生豬養殖成本,可謂是難上加難,將很難得到預期的效果。
2.3 飼養成本分析
對飼養成本進行分析,主要包括飼料成本、飼料加工成本、飼料儲藏成本、水電動力費、醫療防疫和死亡損失費、圈舍成本等。而飼料成本則占到飼養成本的80 %以上,所以,對飼料成本的價格走勢進行分析將有利于對飼養成本的實時把握和掌控。根據資料,將2011年以來全國各地的豬糧比價進行統計分析,其結果見圖5。
由圖5可知,自2011年以來,全國的豬糧比價可謂是起伏不定,截止今年第三季度,仍突顯增長的趨勢。面對如此的形式,如何從飼料成本入手,著力降低生豬的飼養成本,這要從飼料的源頭和飼料的飼喂等方面抓起,在飼料的選擇,節省等方面下功夫,力求提高飼料的利用率。
2.4 人工費用分析
在生豬養殖中,人工費用包括飼養管理費、技術服務費和維修護理費等方面。在這幾方面中,飼養管理費所占比例比較大,那么怎么在盡可能少的管理員的管理下,配合科技服務好維修處理,最大限度的管理生豬的飼養,這將是一個降低養殖成本里人工費用的關鍵途徑。
綜合以上的四方面的分析,農戶在面對如此之高的的飼養成本,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著手,以降低飼養成本。增加出欄頭數,進行規模經營,取得規模效應;加強疫情防控能力,控制疫病,降低死淘率,死淘率越低,收入越多,能否控制死淘率在5 %以下,是養殖成功的關鍵;降低仔豬成本,自繁自養,做到良種化;選擇合適時機,避開養殖低谷,抵御市場風險;精細管理,控制飼料成本,降低飼料消耗,提高料肉比;控制藥費成本,因為其與養殖效益成反比。此在,從畜牧學的角度出發,堅持養雜交一代豬自繁自養和改吊架子育肥為直線育肥,堅持喂配合飼料和實行保護性飼養,供給充足的清水和廣泛利用輔助飼料,推行高密度養成豬和適時出欄屠宰等都是降低飼養成本的一些諸類方法。
3 結論與展望
從生豬養殖的源頭正確的分析養豬成本的來源,進行正確的成本會計核算,找到降低養豬成本科學方法。與此同時,研發先進養殖技術,加快生豬養殖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提高生豬養殖水平與技術效率,向現代科技要效益,從科學技術的層次上把握養殖成本,并能最大的降低養殖成本。如何核算和降低生豬養殖成本,在生豬價格波動不定的市場行情下將是一個研究的熱點,更是養殖者面對的一個挑戰;科學的核算和方法,最會使養殖的利益達到最大化。□□
參考文獻:(6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