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附紅細胞體病是由豬附紅細胞體寄生于豬的紅細胞表面和血漿中引起的一種傳染病,主要引起豬的高熱、貧血、黃疸和全身發紅、懷孕母豬流產,嚴重感染還會引起死亡,給養豬戶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近日本人診治了一例斷奶仔豬因閹割小公豬并同時免疫豬瘟疫苗引起發病死亡的病例,現將診治情況總結如下:
1 發病情況
某養豬戶存欄250頭,母豬11頭。2013年10月26日由于40日齡三窩仔豬37頭,經當地獸醫閹割小公豬并同時免疫豬瘟疫苗后3 d,相繼出現精神不振、喜臥、食欲下降或廢絕,體溫升高,仔豬全身發紅,耳部皮膚有出血點、后肢無力等癥狀。嚴重的仔豬經畜主用磺胺間甲氧嘧啶+中藥制劑肌注治療,同時在飼料中加入氟苯尼考+強力霉素+黃芪多糖+多維進行全群治療,病情未得到控制。隨病情加重,糞便呈黑紅色,嚴重的后肢無力,站立困難,先后死亡仔豬6頭,死亡率16.2 %。
2 臨床癥狀
病豬體溫40.5~41.6 ℃,食欲減退或不食,喜睡,病豬耳部及腹下皮膚發紅,嚴重的在耳部出現紫紅色斑塊,個別豬后肢無力,站立困難,糞便稀軟呈黑紅色。
3 部檢病變
死豬在耳部、腹下、四肢末端出現在紫紅色斑塊。剖檢可見血液稀薄,顏色變淡,凝固不良,頜下、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出血,心包內有紅色積液,肺水腫,有瘀血斑,肝臟腫大呈土黃色,表面有瘀血斑,脾臟腫大,質軟,邊緣有點狀出血,腎臟腫大,表面布滿大小不一的出血點,切開后可見腎盂積水,腸道內有大量的血性內容物。
4 實驗室鏡檢
取發病豬血一滴涂片,生理鹽水10倍稀釋,混勻,加蓋玻片,放在400~600倍顯微鏡下觀察,發現紅細胞表面及血漿中有游動的各種形態的蟲體,附著在紅細胞表面的蟲體大部分圍成一個圓,呈鏈狀排列。紅細胞呈星形或不規則的多邊形。
5 診斷
根據發病情況、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初步診斷為附紅細胞體感染;后經實驗室鏡檢確診為豬附紅細胞體病。
6 治療措施
⑴ 全群豬均用三氮脒+板藍根注射液進行肌注,做到每個針頭注射一頭豬,連用2 d;
⑵ 嚴重病豬分點肌注“紅色經典”(主要成份磺胺間甲氧嘧碇鈉)+三氮脒+板藍根注射液,1次/ d,連用3 d;
⑶ 另外在飼料中加入“金品阿奇”(主要成份強力霉素)+清熱散+電解多維,連用7 d。
通過上述方式給藥,第2天停止死亡,病豬精神有所好轉,食欲逐漸增加,5 d后基本恢復正常。同時叫畜主加強飼養管理,保持豬欄清潔衛生,每天消毒一次。
7 小結與體會
7.1 加強飼養管理
保持豬舍清潔衛生,消滅蚊蠅,定期消毒,減少閹割、免疫等出血性應激是防止本病發生的關鍵。
7.2 及時預防
平時可用土霉素、強力霉素、阿散酸等進行預防,發病時應早診斷、早治療,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7.3 剖檢時腸道出血與豬瘟的區別
此病盲腸出血,壞死,內有血性內容物;豬瘟在回腸末端、盲腸有扣狀潰瘍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