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對湖北荊門市養豬生產成績與歐美國家的對比,提出了提高我國養豬生產成績的舉措。
關鍵詞:母豬;生產管理
中圖分類號:S815.4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14)07-0054-02
現代生豬生產分繁殖環節(母豬生產)和生長育肥環節,母豬生產直接決定著豬場效益,豬場管理的重點是母豬生產環節。據權威資料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生豬生產中,每頭母豬年平均提供商品豬15頭;而歐美國家養豬水平較高者,每頭母豬年平均提供商品豬達到27頭。湖北荊門市2013年出欄生豬415萬,年飼養母豬24.3萬頭,每頭母豬年平均提供商品豬17頭。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生豬生產中母豬生產效益低,其生產成本是歐美國家的1.5倍,這正是影響我國生豬生產效益低、成本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提高生豬生產效益的關鍵在于抓好母豬生產,做好母豬生產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1 抓好母豬生產管理
1.1 后備母豬的管理是基礎
規模化豬場種豬生產環節的基礎是后備豬的培育與管理。
1.1.1 后備母豬選育
選擇符合品種特征的小母豬,從品種特征入手選育后備母豬,從小母豬的有效奶頭數、肢體發育、外陰發育等方面著手選留小母豬。
1.1.2 后備母豬營養
后備母豬選留符合品種特征的小母豬后,在日糧投喂營養方面要按照品種的營養標準制定日糧配方。
1.1.3 小母豬的消毒免疫
結合豬場免疫程序和周邊的疫情特點,著重做好小母豬免疫,主要做好豬瘟、丹毒、肺疫、豬偽狂、口蹄疫的基本免疫,配種前要做好細小病毒和乙腦的免疫。
1.1.4 適時配種
后備母豬配種時,不僅要求體成熟,而且要達到性成熟,如長大或大長二元母豬的初配月齡要求達到7~8月齡,體重達到120 kg左右,以提高母豬生產能力和利用年限。
1.2 妊娠階段管理是關鍵
要成功地使仔豬擁有一個最佳的開始,生產管理的重點應該放在仔豬出生前生長上,即始于對妊娠母豬管理。仔豬用其一生中50 %的時間同母豬一起度過。因此,給母豬提供一個舒適的生長環境,同時母豬妊娠期和哺乳期飼喂的飼料可能會直接影響仔豬長期的成績,出生后的生長可能很大程度上在胚胎發育期就被預先確定了。
1.2.1 孕前(即斷奶至配種階段)斷奶至配種前管理
孕前(即斷奶至配種階段)斷奶至配種前母豬的營養是下一胎仔豬成功成長的起點,這一階段的營養會影響母豬的繁殖力。從實際生產中,建議這一階段(斷奶至配種)母豬應采取充分營養,此階段精心調制日糧可使母豬出現更大的排卵率,更多的卵子受精和胚胎更多的早期成活。同時搞好適時配種,提高母豬受胎率。
1.2.2 妊娠前期管理
母豬配種后,日糧對其胎兒的早期生長是非常重要的。母豬的主要本能是繁殖,配種后不論日糧質量如何,它都將給胎兒分配養分。如果提供質次的日糧,母豬會犧牲自己的體況去哺乳仔豬(胎兒),這時新生仔豬在胚胎發育階段因營養缺乏而受到傷害,可能對仔豬今后生活(生長和育肥階段)帶來影響;同時,妊娠期的營養不良還可能使母豬乳腺組織正常發育受到影響,導致哺乳性能下降。妊娠早期飼喂的關鍵是給母豬提供營養平衡的日糧。
1.2.3 妊娠后期
母豬妊娠后期(即懷孕90 d后)的營養對胎兒生長至關重要,這期間胎兒處于快速生育階段;因此,母豬日糧需要增加能量和養分,以維持胎兒的生長,確保仔豬獲得較大的初生重。初生重輕的仔豬在發育上處于不利狀態,斷奶前死亡率高,總體而言生長速度慢,飼料利用率差。同時臨產前 3 d要適當減少日糧供給量,以確保母豬產后有一個較好的食欲及防止乳房炎的發生。
1.3 哺乳期的管理直接決定著仔豬生長并涉及下一生產周期
哺乳期管理重點是為母豬提供滿足自身營養需求及仔豬哺乳需要的營養,同時為母豬下一生產周期的開始打基礎。
1.3.1 初生仔豬的護理
做好仔豬接生,確保每個新生仔豬吃到初乳,給初生仔豬提供一個較舒適的生活環境,如適宜的溫度、清潔的欄圈;做好新生仔豬的補鐵、去犬齒及斷尾工作。
1.3.2 母豬日糧投喂
產后一周日糧應采用由少到多逐漸增加,結合母豬哺乳仔豬的多少投喂日糧,總體要求哺乳期母豬膘情適中,不能失重太多。
1.3.3 仔豬早補料和適時斷奶
仔豬在5~7日齡時開始誘料,及早使仔豬開口食料;10日齡左右對小公豬去勢,20日齡前后做好豬瘟免疫,結合豬場生產流程適時斷奶,一般在21~25日齡斷奶,避免免疫與斷奶同時進行,減少仔豬斷奶應激,使仔豬順利度過斷奶關,提高仔豬成活率。
1.3.4 做好母豬免疫
制定適宜的免疫程序,做好母豬配種前的免疫工作。
2 總結
搞好母豬生產環節管理,通過減少母豬空懷率,提高產活仔數及仔豬成活率,提高單產,以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1)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對生豬營養研究的不斷深入、育種手段的不斷更新以及生豬養殖設備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升,母豬生產管理水平將會邁上新的臺階。
(2)廣大畜牧工作在生產實踐中,通過分析影響生產成本的因素,不斷改進提高生豬生產效益的措施。
(3)母豬單產的提高意味著生產同樣數量的商品豬卻少養了母豬的數量,在節約飼料、節約資源、減少投入的同時,節約了大量飼養用糧,具有顯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