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對野豬資源的開發利用提供依據,筆者選用子午嶺野豬為父本,杜洛克豬、長白豬、大白豬和八眉豬為母本,設置4個雜交組合。對各組試驗豬的生長性能和胴體品質做了對比試驗,試驗結果表明:子午嶺野豬與杜洛克豬的雜交效果最好。
關鍵詞:子午嶺野豬;杜洛克豬;長白豬;大約克夏豬;雜交組合;生長性能;胴體品質
中圖分類號:S8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0769(2014)07-0059-02
子午嶺野豬產于甘肅省慶陽寧縣和陜西交界的山區。子午嶺野豬具有耐粗飼、抗病能力強、胴體瘦肉率高、肉質鮮美、營養豐富等特點,其肉質具有蛋白含量高、膽固醇含量低、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等特點,特別是亞油酸含量比家豬高2.5倍,經常食用對預防和治療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有很好的作用。但子午嶺野豬也存在生長速度慢,繁殖性能差等缺點,制約了野豬產業的發展。利用家豬生長速度快的特點與子午嶺野豬雜交正可彌補此項缺點。將子午嶺野豬與家豬進行雜交,取不同的雜交組合研究其生產性能和胴體品質,為子午嶺野豬的進一步開發利用提供理論依據,為我國野豬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動物
選用子午嶺野豬為父本,杜洛克豬、長白豬、大約克夏豬和八眉豬為母本的雜交一代,設置4個組合(表1)。每一組合的參試豬都選擇體重在20 kg左右、出生日齡相近健康的去勢公豬。4個組合先進行7 d預試期,進行稱重、驅蟲和免疫接種 等工作。
1.2 飼養管理
試驗在同一棟豬舍內進行,將試驗豬分成4圈,每圈10頭豬。飼養管理條件相同,用自動食槽進行飼喂,讓其自由采食。飲水采用鴨嘴式飲水器自由飲水。每天清糞兩次。隨時發現疾病及時治療。
1.3 日糧組成
試驗豬按體重20~50 kg和50 kg以上劃分為生長肥育前期和后期,對應體重階段的日糧設計見表2。
1.4 屠宰方案
屠宰前禁食24 h,自由飲水,宰前稱重。按常規屠宰方法進行分割,去頭、蹄和內臟(留板油),后測定胴體性狀有關指標等。
1.5 胴體品質的測定
胴體品質的測定按國標 GB8467-87《瘦肉型種豬性能測定技術規程》中的《屠宰測定》進行。
1.6 數據處理
用Excel整理數據,用SPSS 10.0對試驗數據進行統計 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肥育性狀
由表3可知,經過110 d的飼養,試驗豬平均日增重為472.7~697.3 g,野杜、野大與野長間的平均日增重差異顯 著(P<0.05),野杜組和野長組的平均日增重高于野大組;野杜、野大、野長和野八間的平均日增重差異極顯著(P<0.01),野杜組、野長組和野大組的平均日增重明顯高于野八組。試驗豬料肉比為3.31~4.22:1,野杜、野大、野長和野八間的料肉比差異顯著(P<0.05),野杜組、野長組和野大組的料肉比低于野八組。由此可知,子午嶺野豬與杜洛克豬、長白豬和大約克夏豬雜交一代的平均日增重明顯高于子午嶺野豬與八眉豬雜交一代的,子午嶺野豬與杜洛克豬、長白豬和大約克夏豬雜交一代的料肉比低于子午嶺野豬與八眉豬雜交一代的。
2.2 屠宰性狀
從表4可知,試驗豬胴體重在42.5 kg~68.9 kg,屠宰率為62.1 %~71.5 %,眼肌面積30.4 cm~39.9 cm,背膘厚(6~ 7肋間、胸腰結合處、腰薦結合處等 3點背膘厚平均值) 2.9 cm~3.4 cm,瘦肉率49.3 %~56.6 %。經方差分析,野杜、野長的屠宰率高于野大和野八(P<0.05);野杜、野大、野長的眼肌面積高于野八(P<0.05);野杜的瘦肉率高于野大、野長、野八(P<0.05)。綜上結果表明,子午嶺野豬與杜洛克豬的雜交效果最好。
3 結論與討論
以子午嶺野豬作父本和杜洛克豬、長白豬、大白豬、八眉豬作母本進行雜交,共設4個雜交組合,野豬血緣均為50 %。試驗結果表明,子午嶺野豬與杜洛克豬、長白豬雜交一代的平均日增重高,太行野豬與大白豬雜交一代的平均日增重相對較低。子午嶺野豬與杜洛克豬、長白豬和大約克夏豬雜交一代的平均日增重明顯高于子午嶺野豬與八眉豬雜交一代的,子午嶺野豬與杜洛克豬、長白豬和大約克夏豬雜交一代的料肉比低于子午嶺野豬與八眉豬雜交一代的,子午嶺野豬與杜洛克豬的雜交效果最好。從雜交后代生長狀況看既利用了野豬耐粗飼、抗病力強的特點,又利用了家豬生長速度快、飼料轉化率高的特點。但豬肉風味究竟如何,需進一步研究確定。本研究為子午嶺野豬的遺傳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也豐富了野豬的種質資源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王京仁,李淑紅. 野豬資源
的利用現狀[J]. 經濟動物
學報,2001(2):59-62.
[2] 張樹敏,李娜,金鑫,等.長
白山野豬不同雜交組合生
長性能和胴體品質的
研究[J]. 中國畜牧雜志,
2007(11):57-59.
[3] 文啟榮,史偉珍,毛勇,等.
特種野豬肥育對比試驗報告[J]. 甘肅畜牧獸醫,
2005(1):14-16.
[4] 梁子安,王慶林,符君健. 野豬與南陽黑豬雜交試驗初報
[J].河南農業科學,2OO2(8):39-40.
[5] 姜西安,米國柱,張仲玉.野豬雜交家豬試驗研究初報[J].
中國草食動物,1998(2):12-15.
[6] 陳國順.含不同比例子午嶺野豬血緣和雜交組合的雜種野
豬生產性能和肉質特性的研究[J].肉類工業,2003(10):
29-34.
[7] 陳國順,劉孟洲,張偉力,等.子午嶺野豬F1代肉質初
步研究[J].中國畜牧獸醫,2004,35(3):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