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江是普洱東部的哈尼族自治縣,國土面積5312平方公里,北回歸線穿城而過,被譽為“北回歸城”。元旦剛過我便整理行裝從北京返回普洱乘車直奔墨江縣。
墨江屬云嶺橫斷山脈南段之哀牢山系,山巒縱橫,碧水環繞。沿途的景色怡人,盡管時至嚴冬這里依然鮮花盛開,放眼望去郁郁蔥蔥,全縣的河流屬紅河水系。阿墨江發源于普洱的景東貫穿于全縣境是墨江縣的母親河,墨江縣之稱正源于這條江。傍晚時分,我們走進了縣城,這座小城空氣清新,整潔亮麗,依山而建,別有特色。
翌日,我決定前往碧溪古鎮,進而在這座茶馬古道重鎮中探討、了解哈尼族的文化歷史淵源。清晨的陽光照射在瘐家小院,古樸肅靜。環視這座百年建筑,于今它已成為小鎮上的兒童活動中心,來自全國的志愿者們輪流在這里愉快地工作學習。門外響起歡快的琴聲,隨著琴弦撥動幾位身著碧約族盛裝的婦女走到我面前,隨從的縣文化局的李局長告訴我:執牛腿琴彈奏的是碧約族文化傳承人白云昌先生,他彈奏的是一首碧約族(哈尼族的十二支系之一)人的情歌。在悠揚的樂曲聲中我扶案執筆將眼前的情景融入在筆墨之間,當生動堅強的碧約族人物形象一一展現在我面前時,內心的沖動盡情繪進紙端。
哈尼族是我國的一個古老民族,他有十二個支系,主要分布在滇南地區的紅河、瀾滄江沿岸和無量山、哀牢山地帶,墨江縣是全國唯一的哈尼族自治縣,在這里共有十個支系的哈尼人在此居住。主要從事農業生產,勤勞勇敢,栽茶種稻善于開墾梯田。在碧溪古鎮整整一天,在同當地哈尼干部的閑談中,在碧約族老少的歌聲里,在面對他們那一雙雙深邃的目光中,我都深深地感受到了哈尼人勤勞勇敢、剛毅執著的民族精神。
哈尼人對生活的熱愛是全方位的,體現在他們的服飾上,讓我看到每一件服飾后面所承載的民族文化內涵,衣料以黑色、藍色為主,各個婦女都會繡花,衣襟、袖口、褲邊都要用各色彩線繡上種種圖案,技藝精湛,色調對比強烈,并用銀鏈、銀幣、銀泡作為胸飾和腰飾,她們把魚作為一種吉祥物,似乎是一種圖騰,各種各樣魚的造型鑲嵌在民裙之中。各式各樣的帽子戴在頭上,從帽子的形態上能區分出各個支系。喜慶的日子她們滿身華麗美不勝收,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絢麗多彩、斑斕奪目。
這次的墨江寫生收獲很大,讓我不僅從服飾中了解到了哈尼人的文化內涵,還深入到鄉村中實地看到了他們今天的實際生活狀況。
告別了墨江,乘著暮色回到了普洱的駐地,但幾天來穿行于哈尼山鄉的壯麗景色,宛如一幅幅奇妙的畫卷展現在眼前:巍峨的山峰、迷人的云海、多姿的梯田、多情的哈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