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計算機的應用幾乎滲透到了社會的各個領域。這就給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結合中職學生的實際特點和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采用變化和多樣的教學方式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提高學生的計算機使用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有計劃、有目的地實施教學變革,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計算機 教學改革 因材施教 實踐能力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a)-0026-01
隨著新課改在全國各地開展的如火如荼,很多新課改的理念和思想已經被教師接受并且廣泛地使用。面對全國進行新課改的形式,中等職業學校的計算機教學也應該進行一些適當地改革,以適應時代發展的步伐和社會的需要。科技是在不停地發展的,教師也要與時俱進,科學地對自己的教學進行改革,以適應發展的需要,培養出更多適合社會需要的有用的人才。只有教師在教學中進行改革,學生才可以在能力上得到改進,成為備受用人單位青睞的人才。下面結合本人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工作實踐來談一下本人對于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教學模式改革的一些認識。
1 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模式,教學有的放矢
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三維目標的具體內容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具體的實踐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授課內容來使這三個方面具體化。例如在學習計算機應用基礎教程中的第一章的《信息與信息社會》的時候,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1)了解什么是信息;(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對信息進行獲取、傳遞、處理的各種技術;(3)知道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是兩種重要的信息技術;(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教師要設計出明確的教學目標,以確保學生在課堂上可以有的放矢,目標明確。
在計算機教學計劃中應以技能培養為主。對于學生的知識結構和應用能力以培養“一技之長”為主導思想,求“專”而不求“廣”,但一定要突出專業特色。學生每一個學期所要學習的內容,課時,理論課學習時間和上機課學習時間,在學期末或者是學年末能夠達到一種什么樣的水平,教師都要有明確的計劃。通過學生一段時間的學習,學生就會經歷自己發展方向的專門化訓練,不斷地加強和鞏固,以實現學生能力的提升和技能的提高。最后一學年學生到企業、公司進行頂崗實習,提高自己的實踐操作能力。
教師在學生入學的時候,就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以確保學生能夠經過教師專業化的培訓,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實踐操作水平。
2 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進行因材施教
新課改指出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學習的主人,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在課堂上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成為學習的主人和探索者。為了讓學生能夠參與到教師的教學中,教師就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以小組的形式,主動地去探究問題,積極地思考,讓學生親歷學習過程,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例如在學習《多媒體和計算機網絡》的時候,為了讓學生更加清楚多媒體音頻文件的存儲格式:WAV文件、MIDI文件、MP3文件、RM文件、WMA文件之間的區別和特點,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去進行主動探究,分析和探究他們各自的特點,促進學生掌握這些知識。通過學生的主動探究,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教師成為了學習的引導者和合作者。在學習中,學生明確了學的重要性,認識到了“學”重于“教”。
3 建立以實驗室為主戰場的模式,提高實踐能力
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熟練地進行操作,在應用中表現出精湛的技術和超強的實踐能力。這是一項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學習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結合理論知識,讓學生能夠進行操作,靈活應用理論知識。為了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實踐水平,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以實驗室為主戰場,讓學生能夠把理論知識通過實踐進行練習,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實踐操作能力。例如在學習《文字處理軟件Word》的時候,教師可以先給學生講授有關的理論知識,讓學生知道操作的原則和方法。同時,教師要讓學生進行上機操作,練習和鞏固所學習的知識。例如輸入“沁園春·雪”,保存Word文檔。學生知道具體的操作步驟是:(1)單擊“文件(F)”菜單中的“保存(S)”命令,彈出“另存為”對話框。(2)在對話框的“保存位置(I)”框中選擇桌面中的“000”文件夾。(3)在對話框中“文件名(N)”框中輸入文件名。(4)單擊“保存(S)”按鈕。在實踐中學習,學生要關注細節,有時可能按錯一個按鈕就不會出現上述結果。所以,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實踐操作,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4 建立以網絡為教學系統的模式,開闊學生視野
計算機由于其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它可以有效地利用網絡教學資源。教師在教學改革中可以發揮其優勢,充分利用虛擬教室、遠程教學、分布式教學等現代化教學技術的幫助來進行教學活動。通過形式多樣的課堂教學,學生的學習不局限在書本和上機上,而是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接觸到網絡上的知識和信息。教師也可以利用網絡來對學生進行考試,讓學生網上參加考試,鍛煉了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可以接觸到計算機更多形式的實際應用。
5 利用考核提高學生能力的模式,體現學生為本
在計算機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設置相應的考核形式,以展現學生的能力。首先,在他們的考核制度中教師更應該注重對于他們能力的考察,所以,教師不僅要設置理論考試,同時還要設置上機考試。檢驗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水平。同時教師還要注重平時的學習成績,改變“一考定終身”的考試制度,注重學生平時的表現和學習,在考試中可以占到40%的分數,讓學生能夠關注平時的學習,時刻保持一種積極的學習狀態。其次,教師還可以設置一些選修課讓學生進行選修,這些學科的考試都可以給學生增加自己的學分,這樣會調動學生主動學習更多的計算機方面知識的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可以主動地去學習。最后,學校為了提高學生的能力和水平也應該組織一些競賽和活動,讓學生能有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當學生獲得榮譽后,這些都可以作為給學生加分的依據,讓學生能夠以一個更好地形象走出學校,更快地被用人單位選擇和接受。而且,這樣的活動和比賽也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能夠使同學們有一種爭優、創優的良好學風。
總之,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改革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教師在具體教學中要以培養適合社會需要的實用型的人才為中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教師要不斷地研究教材和教學大綱,并且細致地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鼓勵學生積極進行實踐操作,提高學生的能力和自主學習水平,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胡錚.網絡與信息管理[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8.
[2]尚小航.郭正昊.網絡管理基礎[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3]趙慧、蔡希堯.網絡管理體系結構綜述[J].計算機科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