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工商管理專業英語教學旨在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本文針對本課程的特殊性對教學模式及教學具體方法的探析,提出課程應當注重教與學地位轉化、打破標準答案束縛以及多元化文化意識的培養。同時,在教學具體方法層面,建議課程設計可以結合多媒體材料等輔助工具,以主題辯論、案例討論、情景模擬等方式調動學生積極性,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專業英語實踐應用能力。
關鍵詞:工商管理專業英語 教學模式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a)-0049-02
工商管理專業英語課程是高職院校工商管理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之一,也是一門實踐性、理論性、科學性、藝術性兼而有之的應用性學科。為了適應經濟全球化浪潮,英語教學不再只停留在“高分低能”的紙上談兵,更重要的在于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綜合應用能力以適應新時代多語種的工作需要。如何提高英語實際運用能力成為學生學習的關鍵,也是教師教學的難題。工商管理專業英語教學實踐目的主要是在校內為學生提供商務英語氛圍,提高管理工作用語及日常工作用語的交流能力,熟悉中外企業常用專業用語,及能熟練進行商務對話。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文將結合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的實踐經驗,由教學模式創新和教學方法改革兩部分來綜合分析。
1 教學模式創新
1.1 “教與學”地位的轉化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處于絕對權威及主導地位,負責課堂設計、課程教授、課堂疑問解答等一系列活動;而學生處于“唯師命是從”的接受者地位,只負責抄抄筆記聽聽課,主要輸入較少輸出。而對于實用性較強的專業英語課程,課程的目的在于多聽多讀多說多練,為此教師應該打破傳統專制型師生觀,構建教學雙重主體之間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關系。教師應該從自身教授風格創新,運用有聲語言及肢體語言等多種手段營造積極民主的課堂氣氛,應當多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設計,對教師的教學提出科學的質疑、批評和改進意見。其次,教師和學生身份可以互相轉化,由學生參與甚至負責某些課程篇章的教學設計、課堂講述以及疑問解答,而教師則轉化為學生的角色在講臺下參與課程的學習、提問及點評環節。一方面學生在整個課堂中作為“教學”角色負責整個課堂,在講述過程中充分鍛煉了英語的聽說讀寫四塊基本技能,同時通過講解促使其加強對學科的理解鞏固以及對相關知識的發散性思維的培養;另一方面教師作為“學習”角色,在聆聽過程中更容易發現學生的理解的難點及誤區,同時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課堂,促使學生不斷拓展知識面。
1.2 突破“標準答案”的限制
工商管理專業英語不同于大學基礎英語。后者主要針對于基本詞匯,日常用語等方面做基礎性訓練,強調對基本語法語序詞匯等學習。而專業英語應該更偏重與對專業領域的適用性,培養其專業技能。特別是工商管理專業英語,更要為學生在日后商業管理活動中的溝通奠定基礎。在真實的商務世界,沒有一成不變或者唯一正確的答案,因此本課程也應該貼合實際,更加注重在具體商業環境中的實際運用而非單一模式化傳遞答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質疑以及創新的觀念,不能否決學生的見解,而應當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分析找出更合適的答案。在討論中,教師應當給予學生發揮空間,鼓勵其積極探索各種可能的答案。只要學生言之有理適合實際情況,即可以為“適用”答案,從而打破“標準答案”的簡單衡量尺度。
1.3 注重培養多元文化意識
在現代商業活動中,多文化溝通貫徹了全球化經濟的各個方面。工商管理專業英語的課程設計中也應當穿插跨文化交際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使學生能更有效地與來自不同國家和文化環境的企業和個人進行溝通和交流。在單純課文翻譯及詞匯講解的情況下學生僅僅掌握了正確的語法用詞以應對考試,但無法真正做到在適當的場合使用適當的英語。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各大跨國企業均將多元文化發展提上戰略地位,企業文化中也倡導跨國文化交流及開放式氛圍的構建。為此,在工商管理專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當加入多元文化教學。在每一個教學環節教師應適當進行文化知識背景介紹,通過多媒體等手段培養學生的多元化文化意識,了解到不同文化的差異及共性,以及在現實使用過程當中的注意事項。通過英語課程的教學配合多元文化的解析,讓學生能更深入的理解管理專業英語的內涵。
2 教學方法的改革
在工商管理專業英語教學實踐中,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造開放式的課堂氛圍,可以采取以下三種方法鼓勵學生參與課堂。
2.1 案例討論教學方式
在管理學科的教學中,越來越多采用案例教學方式,特別是結合本章節的主題進行案例分析。在英語教學中,可以在國外工商管理眾多實例中挑選經典案例,以案例引導學生,組織學生對案例進行調查、閱讀、思考、分析、討論和交流等活動,在課堂上要求學生用英語對案例的代表性問題進行討論發言,老師在旁邊對語言使用予以糾正指導,同時對管理相關知識進行啟發式教育,促使學生自己歸納總結出相關章節的關鍵知識點。通過這種案例教學方式,促使學生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加強學生對英文文獻的閱讀能力,要點提取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2.2 情景模擬教學方式
在某些管理教學章節,特別是特殊情景的管理知識點解析時可以采取模擬情景的方式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及克服英語怯場等問題。比如在講述人力資源管理章節中的招聘面試環節,可以由學生分組,分別扮演面試官及應聘人員,將課堂模擬為公司面試現場。教師作為第三方人員,一般不參與模擬現場的角色,在模擬結束后對各角色進行點評及對人力資源相關英語知識點進行總結。在面試模擬過程中,作為面試官的學生必須按照企業人力資源規劃及崗位要求,自己準備面試問題及面試步驟,最后,面試小組選出應聘成功人選,并進行評選理由陳述;作為應聘人員的學生必須按面試官要求結合自身經歷進行回答,并且做到用詞準確,表達清晰。在整個面試環節要求學生均用英語來進行答與問,如果遇到無法正確表達的情況,可先用中文表達,由教師從旁進行英文輔助。再比如學習管理溝通章節,可以由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可能是客戶、同事、合作伙伴、上司等等,由學生共同參與特定商業活動,教師要安排相關活動內容,設計多方溝通環節,由學生代表的角色間進行信息傳遞,最后完成整個商業活動。教師通過此類模擬練習來幫助學生培養專業英語的語感,提高英語實際表達能力,以及增強英語表達的自信心。
2.3 主題辯論教學方式
商業實踐中有許多現實問題沒有唯一的標準答案,實際問題的解決也沒有固定的模式。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切合真實商貿環境,教師可以組織安排主題辯論,引導學生由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解決問題。在工商管理專業英語教學的后期階段,結合前期所學的管理知識,可在實踐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安排學生有興趣的并且能有較多認識的主題進行辯論。教師首先安排管理類相關主題,由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收集資料準備論點論據。在課堂辯論時間中,教師應當盡量使用英語引導雙方的辯論的方向,并對學生的英語表述給予指導,使學生在整個辯論過程中自覺使用專業英語陳述觀點反駁對方,從而鍛煉學生的英語辯論能力。更進一步,主題辯論可以延變為商務談判。商務談判是商務實踐中的重要環節。通過模擬商務談判,使學生了解熟悉商務談判的流程、技巧和表達方式,在商務實踐中提高專業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在課程設計后期教學中,可以在對學期知識總結的基礎上,模擬商務談判的環境。在商務談判環節中學生分組,分別代表對立兩方公司,進行相關主題的商務談判。由教師設定基本信息、角色和主題,學生負責資料收集、談判論據準備等工作。最后由老師點評雙方學生在談判中的專業英語的表達,談判技巧使用及管理知識的運用。
3 結語
總之,工商管理專業英語教學必須明確教學目標,突出專業特色,對教學模式創新及對教學方法改革,建立開放式的課堂氣氛,讓學與練緊密結合。教師在課堂上要注意發揮引導角色,鼓勵學生多學多練,通過案例分析、情景模擬、主題辯論等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配合多媒體教學材料的輔助,全方面提高學生的專業英語實踐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崢.工商管理專業英語教學模式分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7(20):32.
[2]姜潔.工商管理專業英語教學方法探討[J].科技信息,2008(27):658.
[3]丁蕾.情境教學法在工商管理專業英語教學中的實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1(2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