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據我國職業教育的辦學方針,如何培養具有創新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筆者在《寄生蟲學檢驗》教學中進行了教學模式的改革,主要通過調整教學內容,注重實用性;利用多媒體課件作為教學手段;采用“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引入社會實踐教學等措施,提高了教學效果。
關鍵詞:寄生蟲學檢驗 教學改革 教學做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a)-0061-02
《寄生蟲學檢驗》是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專業課,其特點是基礎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理論與技術并重。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人體寄生蟲基本理論及人體寄生蟲檢驗技能,將來能獨立從事人體寄生蟲檢驗,為寄生蟲病的診斷提供依據。人體寄生蟲種類較多,蟲體及蟲卵形態各異,生活史復雜,檢驗方法各異。如何教好這門課,完成國家教委規定的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為祖國培養出基礎知識扎實,動手能力強,走出校門即可上崗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以適應醫學檢驗事業需要。為此,幾年來我們進行了《寄生蟲學檢驗》“教學做一體化”的實踐探索。
1 調整教學內容,注重實用性
《寄生蟲學檢驗》作為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課,在醫學院校所設課程中的重要性,隨著寄生蟲病的流行情況的變化而變化。課時變得越來越少,但教學內容沒有太多的變化,在有限的課時內很難做到面面俱到,基于這種情況,我們從實用性和便于學生理解記憶的角度出發,對教學內容和教材章節順序進行了調整。把課程的理論內容、實踐教學內容進行相應的、有機的組合和統籌安排,統一制定模塊教學計劃,合理安排進度。以學生夠用、適用、會用為原則對教學內容進行一定刪減和編排,充分體現在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目標。教學順序采取醫學蠕蟲(線蟲綱、吸蟲綱、絳蟲綱)、醫學原蟲(根足蟲綱、鞭毛蟲綱、孢子蟲綱)和醫學節肢動物(蛛形綱、昆蟲綱)。對已經消滅或基本消滅的寄生蟲改為一般了解內容,對食源性寄生蟲以及近年來普遍關注的機會致病寄生蟲作為掌握內容。理論課時與實踐課時比接近于1∶1,這樣更有利于“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2 建設“教學做一體化”的實訓中心
“教學做一體化”的實訓中心也稱專業教室。“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要有與專業相適應的硬件設備和學習環境。由于一體化教學方法強調空間和時間的統一,即在同一場地、同一時間完成教學的多種任務。所以,要實施一體化教學,就必須具有既能滿足理論教學,又能滿足實驗教學的“一體化”場所。我校在此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把兩個形態學數碼互動多媒體實驗室作為教室供檢驗專業學生使用。這樣就滿足了一體化教學的硬件設施。如黑板、多媒體教學設備、顯微鏡、各種寄生蟲的大體標本、玻片標本等等。該實訓中心為教師提供了理論教學的場所,理論講解完后緊接著就可以在該中心進行顯微鏡下觀察或大體標本觀察或檢驗技術操作等訓練。這一整個教學過程都是由一位教師主講并指導實操,因此,該一體化實訓中心為教學師生雙方邊教、邊學、邊做、理論與實踐交替進行提供了保障,真正實現了空間和時間的統一,保證了一體化教學的順利實施。
3 利用多媒體課件作為教學手段,采用多種教學方法
在寄生蟲檢驗教學中,利用多媒體集圖、文、聲一體的特點,把一些看似枯燥乏味的內容,通過Flash、幻燈片等具有鮮明形象的方式表現出來,便于學生學習、理解和接受,增強課堂學習氛圍,能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蛔蟲為例,蛔蟲生活史在人體內發育過程比較復雜而且抽象,利用多媒體Flash制作成動畫,可以真實的演示蛔蟲在人體內的發育全過程,蛔蟲卵通過什么方式進入人體,幼蟲在什么部位孵出,以及幼蟲在人體內怎樣移行,經過哪些組織器官。同學們一目了然,不需教師的過多講解。多媒體的應用,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增加教學的容量。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省去傳統教學中的板書、畫圖、擦拭的時間,能夠在有限的時間里,向學生提供更多的知識與信息。
“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應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并用,教師引導學生掌握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教學中除了運用講授法外,還應結合運用其他教學方法,如演示法、案例分析法、觀察法、提問法及討論法,以加強學生對講授內容的掌握和理解。
4 采用“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
過去傳統的《寄生蟲學檢驗》教學模式是先在教室講授理論,下次課或者更長時間以后去實驗室上相關內容的實驗課。由于實驗課和理論課之間的時間距離,學生對所學習的寄生蟲及其蟲卵的形態以及檢驗方法的操作過程都有所淡忘,教師還要將理論課的知識重新復習,不僅會耽誤教學時間,還會影響教學效果,長此以往,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教學做一體化”教學,由于它是在一體化的實訓中心以一體化的師資對學生進行一體化的教學安排,因此,能使每一次課都能講授、示范、觀察、操作同步進行,突出了現場示范,增強了直觀性,使學生能夠用理論指導實踐、在實踐中消化理論,讓他們對知識產生親切感,對檢驗技術產生熟悉感,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蛔蟲模塊為例闡述教學過程:第一部分蛔蟲形態,教師多媒體課件講解成蟲形態,大家觀看圖片和實驗臺上的蛔蟲大體浸制標本,接著教師講解蟲卵形態,結合多媒體圖片,教師快速在黑板上繪出蟲卵結構圖,此時同學內容是掌握了,但具體鏡下什么樣同學茫然,接著指導學生把蟲卵玻片標本放到自己面前的顯微鏡下觀察,就幾分鐘時間,同學們爭先恐后的讓老師看他們找到的視野。第二部分是蛔蟲的生活史,前面已做說明。根據生活史分析第三部分內容蛔蟲的致病性,此處采取分組討論法,討論后各組由組長代表發言,教師總結。第四部分是實驗診斷,這部分內容是檢驗技術專業學生重點學習內容。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視頻(糞便直接涂片法檢查蛔蟲卵),接下來利用實驗室準備好的實驗材料,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糞便直接涂片法檢查蛔蟲卵的操作。學生們在身后的實驗室邊臺上制作標本片,做好后就可以放到身前的顯微鏡下觀察。一節課就這樣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時間與空間融為一體,在真實環境里,教師演練示范、講解技巧,學生及時訓練、形成技能,理論知識的講授融貫在學生的實際操作中。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了學生學習的靈活性和創造性,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5 進行社會實踐教學
為了進一步完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我們通過多方努力進行了了社會實踐教學。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利用我市常見的寄生蟲病進行實踐教學。帶領學生到市區幼兒園做蟯蟲感染的檢查、城鄉結合處小學生腸道寄生蟲感染的調查、我校學生螨蟲感染的檢查以及到屠宰場和動物園取動物糞便做相應的檢查等。寄生蟲檢驗技術社會實踐教學已經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為我市的寄生蟲病防治提供了依據,同時也向社會進行了很好的宣傳教育。提高了學生實踐能力,豐富了學生的專業知識和社會知識,培養了學生的社會服務意識。為我們的實訓中心積累了一定的標本,也為我們教師教學提供很多案例。總之,社會實踐教學是實現“教學做一體化”不可缺少的教學環節,提高了教學質量。
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教學做是一件事情,不是三件事情。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由此可以理解,任何教育活動都是“教學做”合一的統一過程,其實質是理論聯系實際,教育聯系實踐,學以致用[1]。“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體現了以能力為本位的培養目標,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形式,以崗位為前提的教學理念,能有效解決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脫節的問題。對教師來說,“教中學、學中做、邊教邊學、邊學邊做”不僅能提高教師的專業理論水平,而且能提高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策略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溝通能力,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和綜合素質[2]。
參考文獻
[1]劉淑英.工學結合模式下的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法[J].職業技術教育,2007(4):48.
[2]林美珍.高職院校“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策略[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1(7):652-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