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各大高校對實用性專業教學的追求越來越高,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普及開來成為各大高校新增的特色專業。它致力于為國家培養出更多具有藝術修養、能夠熟練掌握計算機藝術設計的高素質專業型人才。本文在開頭簡述了數字媒體藝術的特點,然后明確指明了各大高校當前開設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教學現狀及存在的不足,最后,列舉出了構建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策略。
關鍵詞:數字媒體藝術專業 實踐教學 體系構建 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a)-0062-02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是一個十分具有就業前景的應用型學科。我國的數字媒體藝術專業雖然起步較晚,但是發展速度相當迅猛,社會近些年對高素質的專業設計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于是,各大高校爭相開設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以此吸引更多對藝術設計工作有熱情、有追求的年輕人進校深造。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也因此在各大高校中普及開來,成為了熱門專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但是,由于沒有實際教學經驗,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教學工作難以展開。如何構建一個健全的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成為了各大高校研究探索的熱門話題。
1 數字媒體藝術的特點
1.1 多媒體數字化
數字媒體藝術的藝術形態中包含了各種多媒體技術,并將這些技術整合拼接成藝術創作中的各個不同領域。將藝術數字化能夠彌補傳統藝術形式的不足,使得藝術更加貼近時代,迎合時代的發展潮流。將藝術創作與現代化科技相融合,還能擴大藝術的創作空間,激發創作者的靈感,使各種不同的藝術特色相互交織在一起,繪制成一副更加繽紛絢麗的畫卷,用全新的角度去描繪新的人文精神和藝術審美。
1.2 互動性
數字媒體藝術采用互動性的數字平臺,能夠方便創作者隨時隨地修改作品。根據靈感或自身的情感元素對作品進行二次創作,可以無限添加或刪改,隨時加入新鮮題材,彌補了傳統藝術完成后難以修改的不足。數字媒體藝術能為創作者和欣賞者之間架起一架溝通的橋梁,幫助他們進行角色互換,體現出極強的藝術同一性。在數字媒體藝術中,創作者只是一個引路人,他們為廣大參與者搭建起屬于他們的舞臺,讓參與者根據自身的想法構建出自己的創作風格,通過大家的力量豐富藝術作品的內涵。在這個過程中,每一位參與者都體會到了藝術創作的快感,分享到了作品帶給他們的榮譽感。
1.3 虛擬時空性
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為數字媒體藝術創造了無限可能。它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界限,將我們帶入到虛擬時空中,去真實體驗現實世界難以光顧的角落。數字媒體能夠為現代人真實還原古代人民的生活場面,帶領中國人民領略金字塔的雄偉、埃菲爾鐵塔的浪漫,帶領外國人民飽覽我國的大好河山。
2 高校當前數字媒體藝術教學現狀
2.1 課程體系的指導思想不明確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教學主要可以分為兩個重要板塊:技術和藝術。其中技術板塊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實踐性,藝術板塊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創作靈感和藝術素養。眾多高校在數字媒體藝術教學中,對兩大板塊的比例劃分一直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往往是根據各大高校自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資源的優劣自行劃分。
2.2 招收的學生藝術素養有待提升
一般來說,開設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高校多為傳媒類大學、藝術類大學和綜合性的院校和職校。這些高校在招生的過程中,多數是將理工科學生劃分到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只有少數學校招收文史類學生。多數高校在招生時不考慮學生的藝術功底和藝術修養,招收的學生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在入學前沒有受到過專業的藝術培訓,藝術基礎較為薄弱,難以勝任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學習。即便是以技術為劃分依據有利于學生今后的就業,符合人才市場的需求,但是,缺乏靈魂的藝術作品發展不會長遠。所以各大高校在招生時要有針對性,不能一味將技術當成數字媒體藝術課程的中心,要注重藝術的培養。
2.3 高校的師資力量有待提高
由于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在我國的起步較晚,發展不夠成熟,使得許多臨時開設數字媒體藝術課程的高校,一時之間難以找到專門研究該課程的教師隊伍對學生進行教學指導。往往都是臨時將從事藝術設計專業和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的兩股師資力量整合在一起,進行數字媒體藝術課程的教學。這樣一股拼湊而成的教師團隊很難給予學生全面的數字媒體藝術知識。他們受到自身專業的影響,在教學中會無意識地將教學重點偏向于從前所教授的專業方向。長此以往,學生難以學到全面系統的知識,對他們的知識構建和能力培養不利。
2.4 學生就業不對口
雖然目前我國對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人才需求量很大,但是大部分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畢業的高校畢業生存在就業難的問題。主要是因為這些學生在學校里學到的知識過于理論化,缺乏實踐經驗,不符合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而且,學校中所學的知識更新慢、不能迎合快速發展的時代要求也成為了廣大畢業生就業困難的原因之一。不僅如此,許多高校的數字媒體藝術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缺乏明確、長遠的教學定位,忽略了對學生獨立思考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使他們難以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
3 構建數字媒體藝術實踐教學體系的方法
3.1 迎合時代發展的需要,明確制定教學目標
在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要迎合時代發展的需求,與時俱進地結合國內外最新的動態,注重教學的時效性,為學生提供最新的知識信息,為他們今后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在眾多的數字媒體藝術教學知識體系中,高校需要有針對性地對其中需要學習的內容進行刪減,使教學工作主次分明,確保學生對知識學精學深。在提升學生的知識存儲量的同時,還應該重點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以這些教學目標為出發點,合理安排教學課程。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有針對性,要給所教授的專業一個明確、長遠的教學定位,致力于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具有良好藝術修養和專業技能的高素質人才,注重對學生獨立思考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使他們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
3.2 注重師資隊伍的建設工作
鑒別一個學校教學資源的優劣很大程度上要參考該學校師資水平的高低。由此看來,高校要想提高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教學水平,就應該從提高該專業的師資水平做起。高校要及時引進專門研究數字媒體藝術課程的教師,讓他們為學生構建一個完整的數字媒體藝術體系,幫助學生全面了解所學專業中的重、難點知識,精準的劃分技術與藝術在學習中的比例。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教師要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與時俱進地跟新自身的知識內容,隨時為學生提供最新的教學內容。高校還可以開設教師培訓班,為專業技能和藝術修養不達標的教師提供一個再造平臺,通過專業的指導分析幫助他們查漏補缺,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不足之處,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逐漸提升整個教師團隊的綜合實力。
3.3 教材的開發
對于數字媒體藝術專業而言,教材是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輔助工具。由于數字媒體藝術專業需要有較高的知識時效性,所以作為學生獲取知識的關鍵渠道之一的教材就必須要及時更新換代。使教學教材時刻保持前沿性和時代性。高校還可以自行編撰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教材,以明確的學校定位突出該校的傳統優勢和特色,結合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編撰的教材更具針對性。由于我國數字媒體藝術專業與國外許多國家相比起步較晚,實際教學經驗不足,所以高校還可以通過從國外引進教材的方式為學生提供更成熟的數字媒體藝術知識,有選擇性的借鑒國外教材中的可取之處,并適當結合國內的發展形勢和特色,爭取在教學上與國際接軌。
4 結語
綜上所述,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具有廣闊的就業前景。目前我國極度缺乏具有良好藝術修養和專業技能的高素質數字媒體藝術人才,這使得各大高校爭相開設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以此吸引更多對藝術設計工作有熱情、有追求的年輕人進校深造。我國的數字媒體藝術專業雖然起步較晚,但是發展速度相當迅猛,這也為我國各大開設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高校提出了挑戰。這些高校或多或少都存在課程體系指導思想不明確、入校學生基礎藝術素養薄弱、師資力量不足等問題。要想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媒體藝術專業的人才,各大高校就必須要隨時迎合時代發展的需要,明確制定教學目標;注重校內師資隊伍的建設工作,提高教師的綜合實力;通過多種渠道為學生提供最新的教材,爭取與國際同步。
參考文獻
[1]曹治,郭林森.基于大學生創新創業園的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0(35):228.
[2]賀楠,李木子,趙銳.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動畫專業教學體系的研究[J].藝術研究,2010(2):134-135.
[3]王曉芬,陸凱,苑鵬軍.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基礎課與軟件課教學新理念[J].電影評介,2009(7):89.
[4]王曉芬,張文勝,辛昆堂,等.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教學需建立與市場的互動關系[J].電影評介,2009(1):93.
[5]淮永建,王立臣,韓靜華.“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J].計算機教育,2009(19):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