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課程是現階段職業教育體系中的重點課程之一,同時,英語這項技能也是素質教育條件下職業學校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門基礎技能。學分制及素質教育理念的發展,對職業學校的英語課程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現階段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形勢似乎不容樂觀,主要表現在語境氛圍開發不足、教學空間有限等。新教學形勢下,對英語課堂教學空間進行提升,創新教育教學模式,不僅是課程教育改革及素質教育理念深化的客觀要求,同時也是從職業學校學生素質需求角度出發,提升職業學校學生綜合競爭力的必然措施。本文從現階段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教學的現狀入手,圍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具體的闡述,結合英語課程改革的要求及標準,就職業學校英語課程課堂空間提升及教學模式的有效創新提出了建議和策略。
關鍵詞:英語課程 課堂空間 教學創新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a)-0071-02
職業學校是對學生進行職業技能培訓的場所。在以往的教學理念中,人們認為職業學校的學生主要學習任務是掌握專業技能,英語這一綜合能力的掌握無關緊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及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如今英語課程教育成為了職業學校重點課程之一,同時也是對學生綜合競爭力起著重要影響的課程。因此,如今的職業教育,除了對學生的專業技能進行培養之外,還應結合新課程教育標準及素質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對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進行有效培養。
1 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教學開展現狀分析
通過前文相關論述,我們可以看到,就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教學的有效開展來說,不僅是課程教育改革的要求,同時也是從學生角度出發,對學生綜合能力進行有效培養,提升職校生綜合競爭力的有效措施,但是,從現階段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教學及學生學習的基本情況來看,效果并不理想。
1.1 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教學基本特點
由于職校生基礎知識較為薄弱,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教學過程中,涉及到的知識相對而言較為淺顯;除此之外,由于學生層次水平參差不齊,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需要照顧整體,便會有意將教學速度壓低;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教學還存在的另外一個較為明顯的特點就是教師重視比較明顯,而學生普遍反應較為冷淡。
1.2 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上文論述中,我們已經大致了解了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教學的主要特點及基本狀況。在英語課程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哪些問題呢?第一是前文中已經提到過的學生基礎知識薄弱,知識層次參差不齊現象的存在,這一因素直接滯礙著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教學改革的質量,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次,教學方式過于單一也是現階段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普遍以理論教學為主,沒有進行其他教學形式的穿插,整堂課下來,教師覺得疲倦,學生也感到乏力和枯燥。
2 開發課堂教學空間,提升英語創新教育的有效對策
從前文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到,在課程教育改革及素質教育理念的推動下,英語課程教學已經成為職業學校教育體系的重點課程之一,但是其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卻依然存在一系列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的存在,從傳統英語教學法、英語創新教育法、學分制等方面入手,探尋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教學新的出路,提升英語課堂空間,充分發揮英語課程對其他專業課程的輔助作用,對學生綜合競爭力的提升作用,是當下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教學改革的主要路徑,其具體措施如下。
2.1 充分發揮傳統理論教學模式優勢
所有教學模式的存在都必然有它存在的理由。就傳統教學模式在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教學中的應用來說,單一的教學過程雖然已經無法滿足新課程教育改革時代的客觀要求,但是依然有一些可取之處。職業學校學生的基礎較弱,且知識結構不牢固,如果英語課程教學采取的教學模式節奏較快或是知識應用較多,而沒有提供知識消化機會的話,可能將會使得學生英語水平兩極分化的現象越來越嚴重。以蘇教版高職英語課程教材中“Phrases”部分的教學來說,詞匯以及基本的語法知識點依然需要教師進行理論上的指導,創造時間為學生進行詳細的講解。針對這一潛在的隱患,建議在英語課程教學方式方法的變革中,除了探尋更為高效高端的教學方式之外,還應將改革重點落在學生的知識吸收程度上來,綜合考量教學方式方法的具體效用,充分利用傳統教學模式的優勢,而不是完完全全將傳統模式丟棄。
2.2 創新教學手段,豐富教學模式
除了充分利用傳統教學模式的優勢及長處之外,針對現階段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還應采取有效的創新措施,豐富原有的教學方式,將英語課程教學與職業學校的職業教育進行有效結合,激發學生對英語課程知識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提高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參與積極性的同時,打造具有職業學校特色的英語課程教學模式。就Part One “Practical Speaking”內容教學的開展來說,傳統教學的方式通常是教師將課程教學內容及目標告訴學生,并且羅列出教學任務,如這一章需要掌握哪些詞匯等,然后開始展開生詞教學。這一傳統模式中,學生的積極性及主動性都沒有得到激發,只是被動的跟隨教師的教學步伐,完全沒有參與到課程教學中;相反,如果將課程教學的內容與學生的專業教學進行結合,對學生進行適當引導的話,必然會收到截然相反的效果。教師在課程教學開始的環節可以用簡單的對話引起學生對課程教學內容的興趣,如“What do you think about your professional?”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可以將原本空洞抽象的理論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學習實際進行密切的結合,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對英語課程教學的興趣,同時還能普及專業相關用語。
2.3 合理運用多媒體
除了上述措施之外,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還應對多媒體教學軟件進行合理的利用。提高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教學效率,充分發揮英語課程教學輔助功能的重點及要點依然是學生英語綜合素養及運用能力的提高。多媒體軟件的應用是教學領域的一次突破,它是信息化及互聯網技術發展條件下的一次革新和改革,多媒體軟件的應用,最大限度實現了環境教學氛圍營造的高要求。同樣以Part One中“Eating”內容的教學來說,傳統教學模式中,常用的教學方式就是將“The way of Eating”的方法通過口述的方式告知學生,然后再讓學生進行記憶或是對話練習,在這樣的方式中,學生對于整個操作的過程及步驟實際上還是很模糊;但是如果采用多媒體教學軟件來進行這一內容的話,將會收到不一樣的效果,畫面及聲音的配合,規范的動作呈現,能夠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掌握相關語句的表達以及方式方法的掌握。除了教學呈現的高效性之外,多媒體教學軟件,還能有效拓展英語課程的教學氛圍及教學空間。中國學生在英語課程中面臨的最大的困難就是語言環境因素的缺乏,多媒體教學軟件的應用,恰好能夠有效彌補這一缺憾,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語言氛圍,提高學生英語發音的準確度及語感。
2.4 提升教師綜合素養
除了上述措施的有效使用之外,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教學創新及英語課程教學服務功能的實現,還應提升英語教師隊伍整體的專業素養及業務能力,為課程教育改革奠定堅實的師資基礎。作為學校來說,應定期開展與外校的交流合作會,為教師的學習和提升提供機會,創造條件;此外,還應從教師的素質水平出發,對教師專業素質進行培訓,除了英語專業相關知識之外,還應對教師的專業知識進行拓展,從而提高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教學的專業輔助作用;最后,作為教師自身來說,應結合課程教育改革以及學分制的具體要求,不斷完善、提升自我,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聽取學生建議,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為今后教學有效性的實現進行情感鋪墊。
3 結語
課程教育改革及素質教育理念的發展,對職業學校的英語課程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職業學校英語課程來說,是現階段職業教育體系中的重點課程之一,同時也是素質教育條件下職業學院校學生必須掌握的,能對學生專業素質及技能進行有效輔助的語言技能。新教學形勢下,對英語課堂教學空間進行提升,創新教育教學模式,不僅是課程教育改革及素質教育理念深化的客觀要求,同時也是從職業學校學生素質需求角度出發,提升職業學校學生綜合競爭力的必然措施。針對現階段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教學中存在的語境氛圍開發不足、教學空間有限、輔助功能不強等問題的存在,建議可以從傳統英語教學法、英語創新教育法、學分制等方面入手,探尋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教學新的出路,提升英語課堂空間,充分發揮英語課程對其他專業課程的輔助作用,提高學生的綜合競爭力。職業學校英語教師作為教學改革的主要組織者及引導者,應對自身的角色進行清醒的認識,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以學生的位置為教學設計與創新的出發點,充分體現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爭取為職業學校特色英語教學模式的開創和發展做出應盡的職責。
參考文獻
[1]亢志勇.談英語創新教育[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13(4):116-117.
[2]王雪峰.義務教育階段音樂創新教育理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
[3]尹維政.新課改英語創新教育點滴談[J].神州,2013(6):153.
[4]陳莉.英語創新教育讓英語學習“趣多多”[J].語數外學習(英語教育),2013(4):155.
[5]朱曉卿.淺談英語創新教育[J].青年文學家,2013,19:125,127.
[6]郭麗新.淺議新課標背景下的初中英語創新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3,23:94-95.
[7]梁健,李欣,宋雨秾.淺談技工院校的科技創新教育[C]//中國職協2013年度優秀科研成果獲獎論文集(中冊).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