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高校財務制度的頒布實施是我國高校改革發展的必然選擇,需我們應正確認識新的財務制度對我院開展財務工作的具體影響,并積極的從人員素質、規章制度、賬務銜接、預算、核算等方面探索切實有效的措施,以保障新形勢下,我院財務工作的順利開展。本文首先分析了新財務制度出臺的背景及意義,又深入分析了高校財務制度改革給我院財務工作帶來的影響,最后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創新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應對新制度的工作措施。
關鍵詞:高校 財務制度 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a)-0139-02
近幾年來,隨著經濟及社會的發展,我國的高等院校也出現了前所未有有的發展與繁榮。不僅高等教育的規模不斷擴大,其教學質量和學科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經由原先的“精英教育”轉變為“全民教育”,高等院校的整體辦學水平與各項硬件設施也都已經相對完善,教學水平顯著增長。但隨著高等教育機構的迅猛發展,給高等教育的各項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尤其是高等學校的財務制度已經不太適應發展后的高等院校,需要我們及時、合理的對高等學校的財務制度進行革新。
為了能夠滿足現階段高校對財務制度的新要求,財政部會同教育部共同出臺了《高等學校財務制度》的意見征求函。意見函主要就目前國內高等學校的財務管理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研究與分析,得出現階段高等學校財務制度的不足與影響,最后通過意見征求的形式制定出整套的可行性方案及實施步驟,于2014年1月1日起新的《高等學校財務制度》正式實施。新出臺的《高等學校財務制度》更加有效的規范了高等學校自身的財務管理,規定了高等學校對其財政支出要給予績效考核,增加了高等學校資金的使用效率。
1 新舊制度變革內容對比
1.1 核算基礎的變化
本次最近實施的高等學校財務制度改革里,設計到最重要的改革部分是將高等學校財務管理中按照權責制度管理的范圍進一步增加。原有的權責管理制度只是適用于經營性財政開銷的方面,改革后的財政管理制度增加到資產類業務方面的財政收支。所謂的權責管理制就是指當事人實際所擁有接受資金的權力或者支出資金的責任作為標準,來確定收支情況的財務審核制度。例如以前高等學校的固定資產、知識產權等并沒有實行權責管理制,新規定實施以后,高等學校的固定資產以及知識產權等盡管在當前并不出現損耗現象,不過被納入責權管理范圍后,每月需依據責權管理制來給出特定數額的損耗,并將這寫損耗歸入到當期支出中。
1.2 核算方法的變化
以便更確切的計算高等學校所擁有的資產數量,新實施的《高等學校財務制度》規定必須依據權責管理制度計算出高等學校固定資產的折舊數額。按照舊的制度規定,大部分的高等學校在以前都不計算固定資產的折舊,同時表明這些高等院校過去并沒有按照有用固定資產的凈值來計算這些固定資產的實際價值。按照新實施的《高等學校財務制度》的規定要求高等學校需將本校所擁有固定資產的折舊數值計算出來,并計入支出項。新財政制度出臺前,高等學校的固定資產一般都是在報廢的時候,才將其納入財務支出中,做報廢處理。
1.3 核算體系的變化
確保讓高等學校的財務管理及資產信息更完整,新實施的《高等學校財務制度》規定必須要把擁有在建工程的高等學校的在建項目財務體系歸入到高等學校的財務核算體系中來。以前類似于此的基建項目,都是采用的獨立財務核算機制的,新實施的《高等學校財務制度》把基建項目的財務核算也劃入了高校的財務核算體系里面來,在原先的高校財務體系里面新設置基建項目與在建項目等財務科目,這樣能夠更完整的體現高等學校整體的財務資產狀況。
1.4 會計報表的變化
因為新實施的《高等學校財務制度》把基建項目的財務核算體系歸入到了高等學校的整體財務核算和財務報表內容里面,就革新了以前高等學校內部兩個或多個財務體系、兩個或多個財務報表信息的模式。并且新實施的《高等學校財務制度》中規定,高等學校的會計報表里面要含有資產總表、負債表、總分項收入表、總分項預支表、基建項目會計表以及會計報表備注等,并且修改了會計報表的格式,健全了會計報表系統,可以為我們展示更豐富的高校財務狀況。
2 新制度對我院校財務工作的影響
2.1 對財務管理目標的影響
高校一直都隸屬于國家的事業單位,近幾年來我國逐漸的對事業單位進行改革,目前國家所設置的事業單位分別依據其單位屬性,將他們歸類為企業公司類、行政職能類以及事業單位類等。并且,國家規定將事業單位再進行劃分,依據單位公益屬性的大小將其歸類到一、二類當中,高校依據其公益屬性被劃分到公益二類中,主要的公益責任是培養學生以及輸出半公共產品,這些改變會使高等學校內部的財務制度發生較大的變化。
2.2 對財務預算的影響
高校財務的權責管理制度規定按照權利和責任的生效來表示收入和支出的產生,所以要求我們在確立預算時需很合理的估算出上下半年學院的收支狀況。新財務制度規定要對高校的固定資產以及無形資產進行折舊計算,使高校的財務預算難度增加不少。另外,新實施的《高等學校財務制度》對高校的收支科目做了改動,新增了成本支出財務管理,更加清晰的規定了高校成本的核算項目,對高校的各項目成本投入預算確立更有益,使預算管理的效果得以更充分的施展。
2.3 對會計核算的影響
新財務制度制定了權責管理制度,使得財務管理的基礎有了新的變化,財務部門對于高校的收入以及支出的管理,要求必須脫離先前的收支實現制度中的模式,要求財務人員在自身業務素養的基礎上合理、正確的核算高校的收支。規定指出要根據權利和責任發生時來確認具體的收支狀況。要求財務人員必須脫離先前的收支實現制度中的模式,做出合理、正確的收支判斷,更全面、更徹底的滿足新財務制度的規定。
2.4 對資產管理的影響
新實施的《高等學校財務制度》規定高等學校的固定資產必須依照其類別每月計算其折舊數,高等學校采取對其擁有的固定資產折舊制度后,固定資產的折舊費用就屬于高校的一項支出費用,并且高校每年新增加的固定資產也不能進行全額的列支統計。所以就會對高等學校的收入與支出、每年的決算收支平衡造成不小的影響。
3 我院落實新財務制度的措施探索
針對新的《高等學校財務制度》的有關規定,根據新舊制度的改變對我院財務管理工作帶來的影響以及新的《高等學校財務制度》對財務部門提出的新要求,我院積極探索,提出了以下幾點財務管理的改革措施。
3.1 修訂本單位的財務制度
新實施的《高等學校財務制度》不僅對影響著高校的整體財務規劃,同時也對高校內部的財務制度以及財務管理工作帶來很大的影響。又由于新的《高等學校財務制度》較舊的制度更改的地方比較多、設計的范圍也比較廣,所以我院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迅速、有條的分析了我院財務管理中與新規定有出入的方面,并修改了我院的財務制度以及財務管理制度。所修改的范圍也是非常廣,包括固定資產折舊制度、收支責任管理制度等等,通過修訂讓我院的財務管理制度以及財務部門所進行的各項管理工作都達到新規定的要求。
3.2 開展固定資產和債權債務的清理工作
我院根據新制度中關于固定資產折舊的問題,迅速建立健全了我院固定資產折舊制度,而且也完善了固定資產折舊制度中的各項基礎數據已核算方式。我們計劃2014年對學院一直以來的固定產進行全面清點和核對工作,為更好地管理固定資產做好基礎工作,以便更確切的表示我院固定資產的實際數額,制定相應的折舊制度。并根據固定資產的實際價值以及折舊方式,確認了固定資產的基礎數據,最終形成了我院獨有的基礎信息科目,對我院做好固定資產折舊的工作帶了非常有利的影響。
3.3 進一步精細化財務預算工作
我院依據新制度的規定,把我院全部的收支全列到我院的預算管理里面,每個部門、每個處室都設置自己的預算管理。健全并完善我院特有的一系列科學、合理的預算管理體系與工作流程體系,為我院的預算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利的保障。為了進一步使我院預算收支得以清晰和細化,從2014年1月開始,我們實施新財務友財系統的上線工作,所有我院的師生,都有各自的專屬賬號來查詢預算收支情況,及時反映部門處室的收入,這樣更有利于它們做好全年的統籌安排支出預算。
3.4 強化會計工作人員的素質能力提升
緊隨著新制度的實施,我院組織相關財務人員系統、全面的進行了《高等學校財務制度》的學習。同時加強對兄弟院校進行學習交流研究,共同探討新的高等學校財務制度,培養更適合我院的財務人才來為學院服務。努力強化財務隊伍素質,增加財務隊伍的知識儲備,改進財務隊伍的整體業務水平與工作實力,讓我院的財務隊伍有準備的面對新的財務制度的實行,用高的業務水平及積極向上的心態來面對新制度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4 結語
總的來說,我國目前的高等院校有了蓬勃的發展與進步。不過,伴隨高校快速的發展其自身的財務管理工作里則體現出發展不足來。現階段高等學校的財務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高校自身的快速發展。因此,我們必須根據高校的實際發展情況制定適合現階段高校發展的財務管理制度,以尋求學校與財務管理的互惠性發展。在進行財務改革的同時,也要增強高校管理層與財務人員對高校資產的合理認識,對高校固有資管的財務管理改革形式、加大力度,更有效、合理的支配學校的資金,給高校的發展與穩定建立有利的基礎條件。
參考文獻
[1]史為業.高校事業會計和基建會計統一問題芻議[J].教育財會研究,2009(5):26-28,33.
[2]王潤華.貫徹執行《高等學校財務制度》要注意的幾個具體問題[J].教育財會研究,1998(6):29-30.
[3]王青云.新《高等學校財務制度》的主要改革內容[J].金融理論與教學,1997(4).
[4]葉群利.高校財務管理制度創新的理性思考[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3(10):67-69.
[5]俞春云.高等學校財務預算問題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09(35):323.